物流行业的竞争历来激烈,在几大头部品牌牢牢占据大半江山后,不乏新入局者,但真正能够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获得一席之地的,并不太多。在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一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里,估值达200亿的跨越速运,再次蝉联物流行业“独角兽”。根据运联传媒统计,2018年跨越速运零担物流收入排名行业第四(约51.5亿元),这一傲人成绩,备受行业瞩目。
2007年成立,12年的发展之路,也是跨越速运的崛起之路。在强者林立的“物流江湖”,这位“后起之秀”是如何练就一身“绝世武功”继而声名远播的呢?这一切,源自于跨越速运的“三个秘诀”。
差异化定位,猛抓“时效”
据跨越速运创始人胡海建介绍:“2007年物流行业相对较为混乱,没有一家企业敢于作出时效的承诺,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成立跨越速运就是要做限时快递,信守承诺。”顺应这样的理念,跨越速运从航空货运起步,主营“国内限时速运”服务,并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航空网络布局——2009年,开通四地夜航包机服务,实现 “夜发晨至”的特别时效;2017年,“珠三角-长三角”夜航包机促使跨越速运国内跨省速运服务从“跨省8小时”提速到“跨省6小时”。在相继推出当天达、次日达、隔日达等以“日”单位的时效产品后,2019年跨越速运推出了次晨达、次中达、次晚达等以“时”为单位的产品,将时效再次提速升级,成为物流企业“时效性”的行业标杆。
现在当人们说起跨越速运,普遍都有两个基本印象:“吴京代言”以及“快”。跨越速运在时效性上的“独门神功”,已经成为了这家物流企业最大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这也高度匹配了信息社会客户对物流时效的期望和要求,成为了跨越速运在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的敲门砖。
以科技为“剑” 做最优解
一般来说,初创企业在经历第一阶段的高速发展后,往往会迎来一个瓶颈。成为国内限时速运标杆企业后的跨越速运,不止于对时效的追求,很快便实现了突破和升级,以科技为武器,寻找到了时效、成本和服务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