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马逊启用无人机送快递的消息让国内不少消费者心动。不仅快递成本降低到约合人民币6元,更支持最快30分钟内送达。去年12月,亚马逊在包括纽约、巴的摩尔、迈阿密和达拉斯等城市推出了“Prime Now服务”,1小时可以送达洗发水、纸巾和其他数千种产品,每件快递收费7.99美元(约合人民币49元)。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在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在演讲中,马云表示中国快递用10年时间,将一个还不能称之为行业的行业,做成了一个超过了美国近一百年的积累的行业,称物流行业才真正是中国过去十年诞生的最了不起的奇迹。那么,无人机送快递在我国可行吗?无人机快递在国内能够推广吗?这种新生玩意,又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物流行业发展无人机
马云这样说
马云同时在演讲中表示了对物流行业发展无人机的看法:“如果我们物流行业不去展望未来,不去思考,与其想想无人机,我们更应该想想,想想快乐的概念,想想如何未来把人送到月球上去,把人和物资送到火星上去,这些都是现代物流行业未来要去思考的东西。”
物流行业未来的变革之大,大家一定要有理想主义,也要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我们要展望未来,我们要不断的创新,用新的技术发挥人的潜力,发挥技术的潜力。我知道大家早上也在考虑无人机的问题,我觉得想想是没问题的,最后还是脚踏实地,最后物流行业跟人是离不开的,因为任何一样东西必须要人的智慧在里面,人的情感在里面。我不知道中国无人机运货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但是我相信仓库内部的机器人肯定要实现,而且要加快实现。我们不能把人去做一些简单复制的工作,至于无人机,能够运货运到哪里、运多久,空军是否会批准,如果在空中被人家搞下来怎么办,或者自己掉下来怎么办?我觉得平时饭后茶余聊聊天还是很快乐,真正要干我觉得还是需要时间的。
另外,我也相信,如果我们物流行业不去展望未来,不去思考,与其想想无人机,我们更应该想想,想想快乐的概念,想想如何未来把人送到月球上去,把人和物资送到火星上去,这些都是现代物流行业未来要去思考的东西。因为,物流行业是巨大变革的一个行业,人类社会能够看到一定会发生变化的行业,一定有远大前景的行业不多,而物流和现代快递行业,一定是中间这一个。
无人机快递推广面临三大难题
网售无人机存安全隐患
无人机送快递神态飘逸,看上去很美。但目前有三大难题,即飞多远、载多重、投多准。
首先是续航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无人机主要采用锂聚合物电池作为主要动力,续航能力一般在20分钟至30分钟之间,因技术方面不同有所差别。由于无人机需要尽可能减轻起飞重量,因而无法携带较重的大容量电池,大多数无人机维持十几分钟到二十分钟飞行之后,就必须有人为它更换电池或者插上充电线,导致通常出门都要携带三四块电池。这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致命的短板。
其次是载重量受限问题。由于电池问题,无人机要想飞得远,必须尽量减少载重物。这对用于物流的无人机来说是一大瓶颈。目前有的无人机一次只能携带一件1公斤左右的货物,工作效率有限。京东正在研发的无人机,目标号称载重30公斤飞行30公里,只是在宣传阶段。
再次是障碍问题。无人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当前先进的无人机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观察和了解飞行航线,及时绕开障碍物,比如空中飞鸟、城市高层建筑等,安全飞抵目的地。同时还要识别地形地貌,做到准确投递。目前无人机投递很大程度上靠投递员肉眼识别障碍,判断降落点,精确度受限。
此外,还有成本问题。任何脱离地面的飞行器的成本都很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目的地飞机票要比火车票贵数倍,日常生活中即使是一个能飞起来的儿童玩具也比一般的模型和娃娃贵的原因。
目前,我国涉足无人机业务的公司包括雷柏科技、洪都航空、山东矿机、山河智能等,他们希望借助无人机这个市场,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大市场的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进军。
然而,记者尝试在淘宝、天猫上搜索“无人机”,共查到1.62万件产品,价格从几十到数十万元不等,有些店铺各个品类的无人机月销量非常可观。不过,无人机不同于普通商品,不是订单完成就意味着交易结束,后续的保修保险等环节至关重要。
所以,亟待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制度,引导这个行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