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钢城区里辛街道黄家洼村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371203002 | 身份证前6位:371203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隶属政区:里辛街道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号码:鲁S | |
黄家洼村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黄家洼村位于莱城东南20公里、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处。东临焦家庄村,北靠大庙村,南接莱钢。全村191户,509口人,耕地面积935亩。
据《李氏谱》记载,明朝时村名“浆帮洼”;清朝康熙初年,李姓由任家洼迁此建村。因址在黄粘土质洼地而得名,后改为黄家洼。现村中李姓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
黄家洼村地处丘岭,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棋山河从村南穿过,向西流经郑王庄,汇入汶河。柏油路沿河东至马泉,西至莱城,交通十分方便。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70年代,村民们发愤图强,决心改造旧山河。1974年颜庄人民公社包村组进驻该村,发动本管区上千人上阵,用肩挑、人抬、小车推,硬是从南岭脚下开挖了一条长约1000米、宽20多米的河道,取直了弯曲的河道。新扩土地200多亩,并打机井多眼,修水渠3000多米,使原先的河滩荒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
为了开辟耕地资源,1976年至1980年旧村搬迁,在原村址腾出了100多亩好地。人们在这里建起了温室大棚。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村委于1988年在岭下打大口井一眼,修建了一个直径8米的水池,铺设了自来水管5000米,机电配套,使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从此结束了村民们用肩挑水的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激发了村民的致富热情。黄家洼村靠近莱钢,交通方便,这给村民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村小人少,但能工巧匠却不少,现有近百人在莱钢干起了建筑、维修、装饰等行业。另外村中建有1处预制厂,1处养鸡场,3处经销部,1处冰糕批发部,2处车辆维修部,村里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村内有汽车3辆(跑运输),24马力拖拉机2辆,还有12马力拖拉机、三轮车等若干辆。村民李呈义1994年靠承包本村砖厂赚来的钱购买了“上海50”拖拉机1台、“兖州30”拖拉机1台,配套小麦联合收割机2部,及旋耕犁、四铧锄等,第一个干起了农机服务行业。为村内村外收小麦,耕土地,大大方便了村民的抢收抢种,同时,他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靠山吃山”,黄家洼村重视改变山区面貌,大力发展山区经济。
自1987年以来,村委发动群众植桑养蚕,共植桑近百亩,发展养蚕户40多户,户均收入每年都在千元以上。村里把2000亩沙岭地按片承包到户,村民在这里栽植桃树近万棵。村民李文和承包的3亩地,植中华寿桃300株,现已果实累累,年收入可达万元。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村为社会输送了86名大中专学生’现已有3人考取研究生。2001年在莱芜四中学习的李华,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被山大免试入取。
黄家洼村正以新的观念、新的姿态、新的步伐,为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美丽的新山村而努力奋斗。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