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9-16
简介 | |
湖厝村 | 原属奈厝前。1999年9月,划入鸿山辖区。相传,磁灶胡氏迁居于此,故称“胡厝”,记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以“胡”、“湖”谐音,又称“湖厝”。另有……[详细] |
郭厝村 | 1987年,从莲厝析出。地处石祥公路鸿山段入口处,是进入鸿山的“西大门”。郭氏最早聚居于此,故名“郭厝”。清代《金丘邱氏族谱》记载,明初,邱氏二世祖,安……[详细] |
东园村 | 1987年从莲厝析出。相传,林氏移民原先计划择于古盘山下建村,后来看到其西南面有一片平坦滋润的园地,便在园地东畔建村,取名“东园”,雅称“锦林”。明代中……[详细] |
莲厝村 | 位于石祥公路鸿山界两侧,村落西北有座莲花山,村民依山建厝而居,故名“莲厝”。境域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888人,主要姓氏为林、蔡。1958年,隶属……[详细] |
邱下村 | 据说董氏族人始居其地,村落建于山坡低坳之处,称为“坞下”,又名“坵下”。清代《芝山蔡氏扬义公派谱牒》记载,七世祖蔡日仰卒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详细] |
洪厝村 | 1959年,与西墩合并为西墩大队;1985年,析出建村。以位于洪厝山之侧而得名,雅称“鸿山”。 另有传说,称早时有洪、陈、蔡、曾、郭、……[详细] |
西敦村 | 原系伍堡五大角落之一,以位于墩峰之西而得名。辖西墩、草柄、乌山脚。人口2400余人,主要姓氏为王、黄、邱。 草柄 相传,该村原系魏氏建居于草木……[详细] |
伍堡村 | 《西山杂志》记载,相传,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伍姓渔民垒石搭篷居住于此,故称“伍堡”。后来,伍姓迁往他处,王、邱、黄、许等姓相继迁入。因晋江金井……[详细] |
东埔三村 | 东埔 系东埔一村、东埔二村、东埔三村的总称。古称“东波”,清代《西山杂志》记载:“东埔一称东波,谓东方大洋之波涛也。”即以村落东临大海,波涛万……[详细] |
东埔二村 | 东埔 系东埔一村、东埔二村、东埔三村的总称。古称“东波”,清代《西山杂志》记载:“东埔一称东波,谓东方大洋之波涛也。”即以村落东临大海,波涛万……[详细] |
东埔一村 | 东埔 系东埔一村、东埔二村、东埔三村的总称。古称“东波”,清代《西山杂志》记载:“东埔一称东波,谓东方大洋之波涛也。”即以村落东临大海,波涛万……[详细] |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石狮市鸿山镇是1999年9月11日新建制的滨海侨乡新镇,位于石狮市东北部,镇区依山傍海,北靠石狮市海拔最高的洪厝山,东临台湾海峡。全镇面积15.1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65公里,管辖11个行政村,人口数三万余人。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12.9亿元,财政总收入3998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1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20元。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