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富阳区常绿镇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330183109 | 身份证前6位:330183 |
长途区号:0571 | 邮政编码:310000 |
隶属政区:富阳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号码:浙A | |
常绿镇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
| 简介 |
长春村 | 长春村基本情况
长春村由原来的木坞村、上坞村和姚村合并而成。长春村位于富阳市常绿镇的南大门,毗邻萧山、诸暨,交通便利。长春村现有农户……[详细] |
双溪村 | 双溪村位于常绿镇西北面,现有农户303户,总人口928人,正式党员30人,10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56.5亩(其中水田161.5亩,旱地195……[详细] |
青龙村 | 青龙村地处常绿镇东入口。目前全村共有农户381户,村民1160人,居住在11个自然村,组成5个村民小组,党员39人,村支两委由6人组成,各种村级组织机构……[详细] |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常绿镇位于富阳市南部,地属山区,东接萧山市,南连诸暨市,西邻湖源乡,北靠上官乡、大源镇。距富阳市中心23.5公里。
【镇名来历〓建置沿革】清康熙年间(1662~1722),辖区为长春乡。光绪年间(1875~1908),为正南区大源八庄、九庄各一部分。入民国,称亲贤乡。1950年民主建政时,为亲贤、北黄、长春、五云4乡。1956年,五云乡划归诸暨县,其余3乡合并为常绿乡,因境内竹林遍布,四季常绿,故名。1958年,建立常绿公社。1959年11月,并入上官公社。1961年,恢复常绿公社。1984年3月,撤销公社建置,复称常绿乡。1987年,撤销常绿乡,建置常绿镇。
【改革开放以来大事记】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6年,批准为革命老区乡;全镇普及自来水。1991年,投资40万元的雀尾岭道路改建工程破土动工,于1994年10月竣工。1992~1994年,全镇各村普及闭路电视。1993年,投资55万元的常绿镇中学综合大楼动工兴1995年竣工。1994年,投资52.26万元的医疗大楼动工兴建,次年竣工。1995年,投资35万元兴建北黄完全小学,次年投入使用。1996~1997年,总投资50万元的金融大楼建成。1997年,由富阳市交通局投资10万元,镇、村、村民三方集资40万元兴建的北黄柏油公路建成并通车。1998年,投资66万元的电力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68万元的枫桐坞水库建成;实行殡葬改革,全面推行火化。
【家庭织布业迅速崛起】1991年,部分农民自购设备织布销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至1998年底,全镇从事织布业的家庭580户,有织机1964台、纤经前道车280台,从业人员5080人,固定资产2749.6万元。全镇有织机4台以上的家庭53户,8台以上21户,主要生产白坯贡缎,经有关经销单位漂染后,销往日本、韩国等地。全镇织布年产值2634万元,利润210万元,缴纳税金55万元。
【发展竹制品加工生产】竹制品加工是常绿传统家庭工业,1998年从业人员4600余人,种类有蚕匾、畚箕、竹篮、竹椅、折椅、书架等,竹编花篮是当地出名的手工艺品,其品种有棱形、椭圆形、长方形、六角形等十几种,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年创汇30万美元,成为外贸定点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
常绿镇区划
330183109203 220 青龙村
330183109205 220 黄弹村
330183109213 220 五联村
330183109214 220 双溪坞村
330183109215 121 大章村
330183109216 220 北坞村
330183109217 220 长佳村
330183109218 220 长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