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周宁县浦源镇吴山底村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350925102 | 身份证前6位:350925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隶属政区:浦源镇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号码:闽J | |
吴山底村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吴山底,古名儒源,位于镇区西南5公里,海拔1015米。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仁部从灵鹫院(今龙住院)迁入拓居,其伯父及兄仁隆亦从浙江省庆源县举溪村相继迁入。端拱二年(989年)年10月,吴仁部迁南源(今狮城南庄)定居,将田地捐献玉山禅寺,为该寺开山和尚。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连保五从硋窑村迁入定居。
吴山底村,原隶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十七都。民国24年(1935)6月,隶周墩特种区联保。民国29年1月,隶周墩镇吴溪保。民国34年8月,隶周宁县狮城镇云山保。民国37年9月,隶紫云保。1950年4月,隶周宁县第一区(端源区)溪坪乡。1955年9月,隶紫云乡。1958年9月,隶紫云公社。1963年3月,隶浦源区紫云乡。1966年,隶浦源公社设紫云大队。1980年3月24日,从紫云大队析出设吴山底大队。1984年8月,隶浦源乡设吴山底村民委员会。1995年,全村99户、496仁,设村民小组5个。
清光绪年间,吴山底村仅有8座民房。民国时期,村民生活贫困,解放后,食、衣、住、行逐年改善。1966年9月3日,遭第十一号台风袭击,暴雨成灾,后门山滑坡,冲埋连恩年、连茂玉、郑辉长等3座民房,7人遇难。县长王清毅亲临抢险救灾,挖掘擦洗尸体,拨款安装收埋。1973年,由县地方国营钨钼矿负责修通中洲溪至吴山底简易公路3.5公里,村民置手扶拖拉机3部,三轮客运摩托车6部,改善了运输条件。197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9000元,资助24户新建3排排列整齐的石混结构住宅,全村住房总面积8704平方米,人均17.5平方米。1980年,建成石混结构校舍1座,单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5个班级,在校学生72人。1983年,完成高压输电线路架设,实现“点灯不用油”、碾米加工自动化。1989年12月~1991年1月,建成县属吴山底水库,库容量148万立方米,拦河坝高991.5米,输水渠道全长3.3公里,灌溉农田1500亩,铺设引水管供浦源村民生活用水,水库饲养大批草鱼、鲢鱼、鲫鱼。改革开放后,全村有15户在外地兴办工厂、经营商业,发家致富。1990年,每户付款40元购买镀锌管,引用石杯山泉水,流程1公里,供村民饮用。1995年,全村粮食总产1436吨,经济总收入115.7万元,人均收入2260元,村内有地面卫星接收站1个,电视机69台,占总户数的66%。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