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9-16
简介 | |
棠棣村 | 原名为龟洞地。据传当地张氏祖祠是龟形佳地,在水口建一石桥,桥孔为龟出入之洞口,故名。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乡人张际清中解元,认为其名欠雅,改为高桐……[详细] |
达新村 | 达新村古代称“达德坂”~“大竹坑”,在民国期间“达德坂”与“新田坪”拼保,各取字,取名“达新保”,建国后命名为“达新大队”,故“达新”一直延续至今。明、……[详细] |
莲山村 | 莲山村原称莲地林场,座落莲花山脚下,故称莲山。设立于清末后期,民国属尚东里莲地保,建国后属桃舟大队,1978年全县开荒造林,成立莲地林场,属以场带队,1……[详细] |
下格村 | 下格古代与潘田同宗,而后开扩到此地,与潘田交界有一个格,叫粪斗格,粪斗格以下属于本区域,由此得名下格,位于潘田下来,桃舟上来的中段部位。公元1944年属……[详细] |
桃舟村 | 桃舟旧时写作“桃洲”、“土洲”闽南语本土都为谐音。在桃舟旧街处有一座庙宇“双溪宫”崇奉三位“縂制尊王”即宗室山忠,为桃舟、达新、吾培、康随、棠棣、南坑六……[详细] |
康随村 | 康随古时称随山,因海拔高,山清水秀,空气好,口头称空随,后人将空改为康,康随由此得名。设立于明朝,民国属感德里棠棣乡康随保,建国后,1952年属感德公社……[详细] |
吾培村 | 据该村《萧氏族谱》记载,培地香山之下有南宝祠宇,故命名为吾培。自公元1600年由达新分派吾培,1952年属第十三区达新乡,1958年成立感德公社达新大队……[详细] |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2001~2002年,桃舟乡立足乡情、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主线,大力培育林竹、茶叶、养殖三大支柱产业,引导农民强化发展观念、市场观念、法制观念、创新观念和诚信观念,抓好党建创先、计划生育、依法治乡、科教兴农和社会稳定五项工作。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02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80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508万元;新办企业5家,新增注册资金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乡级负债减少20万元;完成植树造林2460亩,建设丰产林竹基地3200亩,垦复低产毛竹3700亩,全乡木材蓄积量13.5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250万根,“绿色银行工程”建设取得较大成效;拆除旧房17座1960平方米,新建房屋21座2190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5.2公里,村道硬化2.2公里,资金总投入212.4万元;全乡2002年底总人口11793人,两年出生273人,实际增加60人,自然增长率8.52‰;增加对教育投入,新建校舍2042平方米。2001年,桃舟乡被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安溪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信访“三无乡镇”,被安溪县人民政府、县人武部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