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闻

网点查询

快递查询

快递大全

快递电话

国际快递

国际转运

地名查询

行政区划

邮编查询

湖南郴州桂阳县太和镇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431021103身份证前6位:431021
长途区号:0735 邮政编码:423000
隶属政区:桂阳县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湘L辖区面积:118.4km2
人口数量:约3.77万人人口密度:318人/km2
太和镇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简介
清和村  清和村(Qinghe cun) 1958年属于清和高级社,1961年与溪口大队合并为清和大队,1979年溪口村分出,改为清和村。村域位于太和镇镇政……[详细]
珠塘村  珠塘村(Zhutan Cun) 该村位于太和镇西南,海拔385米,距镇政府5公里,下辖山脚、珠塘、小里坪、胡坪山、丁板丘、毛秀、西边江等10……[详细]
社员村  社员村(Sheyuan Cun) 社员原名社园,位于太和镇西面,与方元、黄沙坪两镇相邻,海拔348米,距镇政府3公里。该村人口密度大,下辖社员、……[详细]
神下村  神下村(Shenxia Cun) 该村位于太和镇西北,海拔290米,距镇政府4公里,下辖上神、下神、洞心、柔木、新屋、杨家、社山、石冲等8个自然……[详细]
地界村  地界村(Dijie Cun) 该村位于太和镇北面,海拔270米,据镇政府3公里,下辖地界、花木岭、肖家、上、下梓木、石仁、长矛坪7个自然村。20……[详细]
潭沙村  潭沙村(Tansha Cun) 该村位于太和镇南面,东与北湖区鲁塘镇交界,南接荷叶镇高山村,西与珠塘、汪塘相邻。所辖自然村有潭沙头、胡家、黄家、……[详细]
车田村  车田村(Chetian cun) 1958年烟村和车田村合并为车田大队,1979年烟村分离改为车田村,东面与正和镇豆坪村交界,北面与黄沙坪街道办事……[详细]
烟村村  烟村村(Yancun cun) 1938年属新村,1958年改为烟村,烟村位于桂阳县太和镇北部,与本镇车田、长乐、榜山村以及北湖区鲁塘镇村头村、新……[详细]
汪塘村  汪塘村(Wangtan Cun) 汪塘村原为湾塘村,该村位于太和镇最南端,南接荷叶镇的桐子坪、西连方元的茅栗圩,海拔410米,距镇政府8公里……[详细]
长乐村  长乐村(Changle cun) 1958年成立长乐高级社(辖长乐、榜山、烟村、车田、坳上、隔水、杨梅江、罗家),1978年与太和乡分开,成立清和……[详细]
清和社区  清和居委会(Qinghe Juweihui) 居委会位于清和圩。辖镇政府机关、初级中学、中心小学、信用社、卫生院、粮站、电信所等单位和居住于镇区……[详细]
溪口村  溪口村(Xikou cun) 溪口村由原溪口大队和和平大队合并而成,解放后溪口辖溪口自然村和新屋场2个自然村。1965年文革时期溪口大队、和平大队……[详细]
龙渡村  龙渡村(Longdu cun) 1958年属于团结大队(包括龙渡村、太竹村、起岭村、六星),1980年六星与龙渡合并为龙渡村。南与北湖区鲁塘镇鲤鱼……[详细]
起岭村  起岭村(Qiling cun) 1958年属于龙渡高级社(包括西安龙渡村,太竹村),1961年改名团结大队,1979年分开为龙渡、起岭、太竹村,改……[详细]
太竹村  太竹村(Taizhu cun) 太竹村位于骑田岭山脉东南方,北与北湖区月峰乡交界,与当家村、起岭村、龙渡村相邻。1958年属太竹大队,1962年与……[详细]
芙蓉村  芙蓉村(Furong Cūn) 1958年属芙蓉高级社(包括现当家、峰源村),1961年当家村分离后成立芙蓉大队,1979年峰源村分离,改为芙蓉村……[详细]
当家村  当家村(Dangjia cun) 1958年成立当家大队,1961年当家大队分离为单家大队和白竹大队,1963年单家洞与白竹合并为当家大队,197……[详细]
峰源村  峰源村(Fengyuan cun) 1958年属芙蓉高级社,1979年因地方偏远,管理不便,划分为峰源村。村域位于骑田岭山脉,与南溪乡、大塘乡、鲁……[详细]
太和社区  太和居委会(Taihe Juweihui) 居委会位于老太和圩,后迁至泡古浪,是镇政府驻地。海拔300米。下辖太和圩、大埠头、半边街、新庄上、皂……[详细]
榜山村  榜山村(Bangshan cun) 榜山1958年属长乐高级社,1979年榜山村分离改为榜山村。榜山村西靠省道S214线,与本镇太和居委会、地界村……[详细]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名称来历 因人民政府驻地泡古浪有圩场叫太和圩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2°31'~112°45',北纬25°33'~25°41'。地处桂阳县南部,东南面与北湖区的鲁塘镇接壤,南连荷叶镇,西邻方元镇,北接黄沙坪街道。人民政府驻泡古浪,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4405,距县城13.5千米。
  政区沿革 明嘉靖六年(1527),桂阳本州设四乡47里,太和属南乡一部分。明崇祯十三年(1640)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太和隶属于金三乡。民国3年(1914)属桂阳县第二区大乾南团。民国19年(1930)为善长乡。1956年6月设立太和乡,1961年5月改为太和公社,1984年1月更名为太和乡,1993年7月撤乡设镇。2012年3月,太和镇、清和乡合并,建太和镇。   政区划分 2012年3月,辖汪塘、珠塘、社员、神下、地界、潭沙、车田,烟村,榜山,长乐,清和,溪口,龙渡,起岭,太竹,芙蓉,当家,峰源等18个村民委员会,和太和圩、清和圩2个居民委员会。设2个居民小组,203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2年3月辖区总人口3769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600人,城镇化率 22.8%。另有流动人口3163人。总人口中,男性21577人,占57.2%;女性16115人,占42.8 %。14岁以下8709人,占23%;15~60岁22598人,占60%;60岁以上6385人,占17%。2011年人口出生率7.7‰,死亡率1.5‰,人口自然增长率6.2‰。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9千米,总面积118.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318人/平方千米。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地处南岭山脉中段的骑田岭北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条形倾斜状。丘陵地多,山地、岗地次之,平原少。境内最高点位于汪塘的鸡公岭海拔702米,最低处是沙坪的大溪桥下海拔仅220米。
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1981~2010年平均气温17.5℃,一月平均气温3℃,极端最低气温-8℃;7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达38℃。无霜期年平均277天。年平均日照数17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毫米。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主要有锰、铁、铀、铅、锌、煤、石墨、高岭土、石灰岩等。柳塘锰矿地质储量1.62万吨。煤和石墨主要分布在竹溪水山岭上,石墨含固定碳70~80度。石灰岩分布面积广,储量达1千万吨以上。
自然灾害 主要有旱灾和洪涝、冰冻。1938年全域大旱,80余天无雨,不少溪河断流,井泉枯竭,农作物受害严重。1995年秋,龙卷风袭击沙坪村的下雨山组,刮倒房屋和树木,1人受伤住院。1998年8月至1999年3月,连续8个月无雨,农作物受灾严重,沙坪电站不能正常发电。洪涝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02年,受第12号强热带风暴“北冕”和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清和乡8月7~8日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超过了400毫米,出现较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山洪爆发,受灾人口1.2万,倒塌房屋68间,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
经济概况
农业 耕地面积3.16万亩,人均0.83亩,以种植水稻、红薯、蘑芋、五爪辣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820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5%。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万吨,人均716千克。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83万头,年末存栏0.31万头;羊饲养量0.25万只,年末存栏0.09万只;家禽饲养量3.2万羽。
工业 以煤炭、石墨、风电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8.124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1%;实现工业增加值1.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7%。拥有工业企业907家,从业人员8516人。
商业外贸 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有商业网点125个,从业人员386人;农村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15亿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566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40元,人均财政收入1860元。2011年末境内有金融机构2个,各类存款余额1.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11万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2个,村级农家书屋8个、藏书4.1万册,各类文化专业队8 个。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10所,小学14所,在校学生
2640人,专职教师18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1056人,专职教师98人。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10万元,比上年增长5.9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镇卫生院2个,村级医疗卫生机构22个;专业从业人员61名,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40人。2011年完成诊疗6.2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体育 2011年末有各类体育场所29个,篮球场33个,健身器材80套(台)。
广播电视 1995年建成太和镇有线电视站,后改成太和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160户,入户率52%。
社会保障 2011年末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47户,人数1420人,支出132.9万元;有农村五保户172户,255人,支出39.78万元;有敬老院2个,收养农村五保人员77人;民政部门资助大病救助81人次,支出资金25.1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3万人,参保率87.6%。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省道S214从北到南贯穿全境,厦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村、组公路硬化390千米,。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所1个,电信、联通、移动电话服务网点16个,固定电话用户824户,移动电话用户2.5万户,互联网用户1100户。
镇区市政建设
供水 1998年建镇自来水厂,年供水20万立方米,有村自来水厂18个,用户6300户。
供电 2011年末有变供电站1座,年供电农业620万度、工业 3700万度。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50个,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

全国与太和镇同名的有:

全国与太和镇面积相同的有: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

太和镇区划
431021103001 121 太和社区
431021103200 220 汪塘村
431021103201 220 珠塘村
431021103202 220 潭沙村
431021103204 220 社员村
431021103205 122 地界村
431021103206 220 神下村
431021103207 220 车田村
431021103208 220 烟村
431021103209 220 榜山村
431021103210 220 长乐村
431021103211 121 清和村
431021103212 220 溪口村
431021103213 220 龙渡村
431021103214 220 起岺村
431021103215 220 太竹村
431021103216 220 当家村
431021103217 220 芙蓉村
431021103218 220 峰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