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闻

网点查询

快递查询

快递大全

快递电话

国际快递

国际转运

地名查询

行政区划

邮编查询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杏头村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440604100身份证前6位:440604
长途区号:0757 邮政编码:528000
隶属政区:南庄镇行政级别:村
车牌号码:粤E
杏头村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杏头村位于南庄镇南面,东邻顺德市,全村面积3.58平方公里,横跨村内的公路有樵乐路、吉杏路。佛开高速公路开平方向的上落口位于杏头村西部。交通较为方便。
杏头村下设1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600人,外来人口约4000人。第一、二、三产业各占总收入比率为1.1%、73.9%、25%。杏头村三大产业稳步发展,农业以鱼塘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作为主,装饰陶瓷、五金及商贸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工农业发展情况
1954年土地改革后,杏头村以养殖四大家鱼为主,并以蚕桑、甘蔗为农业经济支柱。
1958年-后,农村基层建制不断改变,到生产队后有了自主权,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964年开始在杏头莲东、莲南办起了第一间五金制扣厂。此后几年,村中又相继办起了铁厂、电子厂、藤厂、化工厂、木厂、饲料加工厂。从此,工农业很快开始有突破性发展。
八十年代初期,杏头村根据实际,走“横向联营,三来一补”的道路,办起了杏头广州红云化工厂,杏头村脂涂料化工厂,农工商公司。
1984年以后,杏头村合资办起了杏头交通配件厂,引进了恒安织造厂,成为杏头八十年代最大的村集体企业。
1991年办起第一家陶瓷企业杏头建陶厂,以后相继办起5家陶瓷企业。从此,陶瓷工业成为杏头村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后的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引进科学养殖和耕作技术。逐步将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过渡到优质,适应市场的养殖种类上,在经营方式的转变下,既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996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杏头集团有限公司,对村内的土地资源统一经营,并开发2个工业开发区和一个杏头市场,一个大型的高标准建设的外工村。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村内开办了两间合作医疗站,并有了能诊治一般疾病的赤脚医生。如今,村委会与南庄医院合作,开办了具有一定的医疗设备,且有一定规模的杏头卫生所。
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解放以后,杏头村分别在苏教、上淇、恒头村设立过中小学。到了七十年代初在杏市建立杏头小学。
1992年建设了一间一级学校标准的新杏头小学。村委会出资1400多万元,由港澳同胞和各界热心人士捐助140万元,建成了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游泳池、运动场、多功能礼堂、教师宿舍、饭堂等多项设施,199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1999年,通过南海市一级学校验收。在近几年学校工作综合评估中,被镇教办评为“一类学校”。
八十年代前期,各自然村各自设立托儿所,八十年代后期,二村、三村统一建起了幼儿园,正式开始系统的学前教育。
2001年,按照省一级幼儿园的标准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杏头幼儿园,2002年9月已投入使用。
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情况
杏头村重视群众的文体活动,每年举行群众运动会,包括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象棋等多个项目。1992年12月被南海市政府评为“体育先进管理区”。
赛龙舟是杏头村的民间传统项目,尤其是“五人龙”赛事由来已久。1999年10月由杏头、河教、贺丰、梧村等联合举办了首届鳌南北龙舟邀请赛,以后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办过三届。村内青年还积极参加镇举办的赛龙活动。
村政建设情况
七十年代之前,杏头村的对外交通以水路为主,草艇、帆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第一条通往笔架山道路,是七十年代初才兴建,对外交通得以加强。到八十年代初,对所有公路进行了全面混凝土硬底化的修建。九十年代初期再发动群众募捐,修建了由上淇村接通西乐公路的村级公路,初步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网络。
杏头村内河涌密布,解放前是靠一座木板桥通行的。后再增加一座新桥。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随着各方面发展,村内逐渐有了自行车、手扶拖拉机及汽车,原有的新、旧两桥已不适应村内交通的需要,经多方筹资,才在村口重新建起了一座双拱桥梁,桥宽3米,跨孔20米,对改善村的交通起到了很大作用。2000年,村委会投资50多万元建成桥宽8米,跨孔20米的七湛新桥。
近几年,村委会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把在原有公路两旁的杂乱铺位全部拆除,先建成中心公园,继而在附近建成新市场,又在新市场旁边建成一个占地8亩多的杏头外工村。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成为了杏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0年,对全村河道进行了清理;2001年对鱼塘进行了分期、分批的高标准整治。

历史及名人
杏头是革命老区的边缘村,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不少青年加入了珠江纵队第二支队开展抗日运动。-于1945年4月17日对陆家村进行大搜捕,并杀害革命同志多人,又将该村八十多间房屋铲为平地。1962年8月5日,当时的广东省副省长亲自下令,帮助陆家村民重建家园,成为今天的杏头红峰村。
清末民初期间,上淇村人陆兴洲,曾追随孙中山反清闹革命,辛亥革命成功后,当了军官,在孙中山逝世后回家务农。日本投降后,他的亲人在家门口追悼死者,灵牌上写着“陆军少校”军衔,当时-也拨款以表哀悼。
杏头村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出过一些举人、进士。如陆王佐、陆恒康、陆钟灵、陆惇庸、陆芳培等。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