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闻

网点查询

快递查询

快递大全

快递电话

国际快递

国际转运

地名查询

行政区划

邮编查询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640522身份证前6位:640522
长途区号:0953 邮政编码:750000
隶属政区:中卫市行政级别:县
车牌号码:宁E辖区面积:6897km2
人口数量:约38.93万人人口密度:56人/km2
行政区划:海城镇 李旺镇 西安镇 三河镇 七营镇 史店乡 树台乡 关桥乡 高崖乡 郑旗乡 贾塘乡 曹洼乡 九彩乡 李俊乡 红羊乡 关庄乡 甘城乡 种羊场
海原县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行政代码 面积简介
海城镇 640522100 126.5km2  海城镇地处宁夏海原县中部地带,与县内唯一的生态林保护区——南华山水源涵养林毗邻,总面积约126.5平方公里,境内海拔1100-2955米,属典型温带大陆……[详细]
李旺镇 640522101   建设一个现代高效节能农业开发区,加快城镇化建设和民营经济开发区建设两个进程,取得计划生育、扶贫开发、招商引资三项工作新突破,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民主……[详细]
西安镇 640522103   2007年按照“经济求突破、社会保稳定、作风抓落实”的要求,紧扣“扩优势、强特色、攻非农”基本思路,做大做强小茴香主导产业,加速提升草畜、劳务两个支柱产……[详细]
三河镇 640522104 220.6km2  三河镇与海原县工业物流园区毗邻,距行政中心6.5公里,区域面积253.6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8950户41880人,其中回族1……[详细]
七营镇 640522105 266.63km2  七营镇位于宁夏海原县城东南,县城区65公里。东接甘城,北连李旺,南与黑城镇接壤,西与郑旗乡为界。银平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宝中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详细]
史店乡 640522200 187km2    史店乡位于中国宁夏海原县南部,是海原县唯一的城郊乡(镇)。全乡面积为187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49个组,总人口16858人。这里种植红葱具有得天……[详细]
树台乡 640522201 454.15km2  海原县在西夏与宋代被称为天都,在元朝被蒙古人称为“海喇都”,又名“海都源”。“海喇”一词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原”。西夏王李元昊曾在离此不远的天都山建立避暑……[详细]
关桥乡 640522202   全力实施“12345”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亿元乡镇“一个中心”,发展关桥河、罗山河河畔“两线经济”,打造无公害硒砂瓜、优质蔬菜、绿色香水梨“三大品牌”,……[详细]
高崖乡 640522206   高崖乡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下辖: 640522206200 220 香水村 640522206201 220 红古村 64052220620……[详细]
郑旗乡 640522207    海原县郑旗乡辖10个村,耕地面积30万亩,现有人口24145人。2006年,面对持续干旱,郑旗乡狠抓特色种植、草畜、劳务三大抗旱避灾产业,加快发展非农……[详细]
贾塘乡 640522208 404km2    贾塘乡地处海原县中部,面积404平方公里,乡政府距县城25公里,辖11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现有5425户、29901口人;回族26374人,占8……[详细]
曹洼乡 640522209   曹洼乡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下辖: 640522209200 220 老虎村 640522209201 210 曹洼村 64052220920……[详细]
九彩乡 640522210 167km2   九彩乡位于海原县南部60公里处,是一个纯回族聚居乡,辖7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北接郑旗乡、曹洼乡,南接李俊乡,西与红羊乡的杨明村接壤,东靠须弥山。 ……[详细]
李俊乡 640522211 180km2  李俊乡位于海原县南部,距海城镇41千米。辖9个行政村。潘(家堡)西(吉)公路过境。   [代码]640522211:~200团结村 ~201李俊村 ~……[详细]
红羊乡 640522212 444.9km2   红羊乡位于宁夏海原县,该乡辖14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现有农户4494户,人口22294人,其中回族人口11715人,全乡总土地面积444.9平方公……[详细]
关庄乡 640522213 127km2   关庄乡位于海原县最南端,距县城65千米。海拔高2200米,年降雨量为350-500毫米,无霜期年均在130天。全乡总土地面积为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详细]
甘城乡 640522214 301.7km2  甘城乡总面积为301.7平方千米,辖13个村,有3507户16162人,其中回族人口8233人。2007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14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详细]
种羊场 640522400   种羊场位于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下辖: 640522400200 123 盐池村 640522400201 220 张寨村 ……[详细]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海原县 海源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辖下的一个县,原属甘肃省。面积达6897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6万。曾在1920年发生海原大地震,死伤近二十万人。海原县政府驻三河镇
    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回族为主,有汉、满、蒙古、东乡等民族。西汉属安定郡 。清同治十三年(1874)设海城县 。民国三年(1914)改海原县。地形复杂,多山地。年均温7.6℃,年降水量322.5毫米。以农牧业为主,农产小麦、马铃薯、油料等。矿产硝、石膏。特产二毛裘皮、羊毛。包兰、银平、海靖等公路过境。风景名胜有西安州城、天都山石窟、灵光寺等。1920年发生海原大地震,震级为8.5级,极震区海原的烈度为12度,地震波绕地球两圈,时称“环球大震”。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属新设立的中卫市管辖,位于东经105°09′~106°10′,北纬36°06′~37°04′之间,东与固原市原州区相连,南与西吉县接壤,西临甘肃靖远、会宁县,北濒中卫市沙坡头区、同心县。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80公里,全县在册面积6899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
  该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由南向北深入境内,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特殊地形,南部以南华山主峰马万山为最高,海拔2955米,是宁夏南部最高峰。这一地区地势高寒,雨量较多,有少量天然次生林零星分布。东部以清水河防地兴隆乡李家湾最低,海拔1366米,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中部为梁峁残塬地带,其间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总土地面积中,黄土丘陵占66%,土石山区占1.6%,塬地占4.4%,河谷川地占20.9%,,山地占7.1%;天然林地4 .36万亩,天然草地260万亩。
  该县深居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其特点是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均气温7℃,一月均温-6.7℃,七月均温19.7℃,≥10℃积温2398℃,无霜期149~171天。年降水量,多年平均286毫米,最多706毫米,最少325毫米。年草面蒸发量878毫米。年干燥度2.1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564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2710小时。
  从南到北横跨中温带干草原和荒漠草原,随着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貌的不断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在南部及中部部分地区以黑垆土为主,其土层深厚、质地均匀,保水、保肥性能好,是很好的农业土壤。天然草场388万亩,主要为干草原(分布在县境南部)和荒漠草原(分布在县境北部),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分布草甸草原和山地草原。林地面积20.3万亩。森林覆盖率3.5%。土壤主要有黑垆土、灰钙土及黄绵土、灰褐土(山地)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已列入大六盘生态经济圈生态工程建设区。
  除兴仁平原属黄河右岸诸沟外,其余地区皆属黄河一级支流清水河水系。清水河沿东北部县界过境。麻春河、苋麻河、中河自西而东注入清水河。麻春河上的石峡口水库是宁夏南部最大中型水库。西华山北麓有盐池。李俊南分布地震滑坡堰塞湖。
  境内探明矿产资源石膏、白去岩、陶土、金、铜、硫铁、砖瓦粘土、砂砾石、池盐等18个矿种,矿点六十几处。其中石膏占绝对优势,地质储量达二十四亿吨,主要分布于县境内兴隆、兴仁、西安、李俊、李旺等乡镇。品种齐全,有纤维石、雪花石、青石膏等,硫酸钙含量均在80%以上,石膏矿大都是露天矿,矿带规模大,易开采。石膏属一种非金属矿种,其具有质轻、防火、防潮、节能等优点和特点,被广泛用于建筑、化工(农药、肥料、医药)、轻工(造纸、食品、工艺美术)等行业。冶镁白云岩地质储量达5900万吨,氧化镁品位21%以上,是冶炼金属镁的优质原料。主要分布在兴仁油井山、曹洼乱堆子、史店油坊院、海城镇野狐坡。
历史沿革
  海原县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当时名海城,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辽宁省海城县同名,遂以海喇都原简化改为今名海原县。
  春秋战国时期为戎人游牧区,秦属北地郡。汉属安定郡。魏属原州,魏晋时期亦为少数民族居住。隋属平凉郡。唐复属原州,神龙三年(705年),置萧关县后,分属原州萧关县和会州会宁县。五代时受吐蕃、党项部族控制,宋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族夺得以天都山为主的今海原县境。1038年,西夏建国,属西夏,元昊在今县境西置南牟会城。宋元丰四年(1081年),南牟会城被宋军焚毁。此年西夏收复南牟会城,复筑,故称南牟会新城。宋元符二年(1099年),南牟会新城复为宋地,置西安州,属秦凤路。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又攻取西安州,更名为南威州,又名安州。
  元初,大批回回人来此定居,称为海喇都原,置海喇都堡,属开城路。元豫王建国于海原西安州。明为楚王(朱桢)、黔宁王(沐英)牧地,海喇都堡又称海城,属固原州。成化年间设西安、镇戎、平虏守御千户所。清初属平凉府,顺治三年(1646年)隶平凉府盐茶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年),原驻固原城的盐茶同知移驻海喇都堡,起建厅署,遂为盐茶厅城。
  同治十三年(1874)裁厅设海城县。民国三年(1914)改称海原县,属甘肃省平凉专区。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征部队解放了海原县东北部(高崖、李旺、关桥一带),将此处与同心县的一部分组建为[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我[/font]国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府——豫海回族自治县(后红-移,豫海县消亡)。
  1949年8月,海原解放,属甘肃省定西专区。1950年6月,海原县划归平凉专区。1953年12月,改属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辖。1955年12月归甘肃省固原回族自治州辖。1958年10月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海原仍属其管辖。2001年撤销固原地区,设立地级固原市,海原县属固原市管辖。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函[2003]139号)批准将固原市的海原县划归中卫市管辖。2004年2月10日,海原县整建制划入新成立的中卫市管辖。
  民国十七年(1928年)将全县划为5个自治区实行自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区,次年撤销区,实行乡镇、联保、保、甲制,组建了海都镇1镇和宁远、维新、安仁、清和、安化5乡,镇乡共辖22联保、91保、923甲。民国二十四年初,将海都镇撤销,改置为万梅乡。万梅乡驻海城,辖6联保、13保、184甲;宁远乡驻李旺,辖5联保、20保、187甲;维新乡驻新营,辖4联保、22保、243甲;安仁乡驻西安,辖2联保、10保、100甲;清和乡驻红古,辖2联保、12保、104甲;安化乡,驻何家店,辖3联保、9保、105甲。同年,撤乡设区,以原乡改置为区,以数字序号为名。1937年,将6个区调整为4个区。
  1940年,实行新县制,撤销区和联保,改为乡镇辖保甲制。全县分为复兴(驻海城,辖6保)、西(驻西安,辖6保)、高崖(驻高崖,辖7保)、李旺(驻李旺,辖7保)、杨郎(驻杨郎,辖3保)、正气(驻郑旗,辖5保)和新营(驻新营,辖8保)等7镇和新民(驻马营,辖6保)、兴仁(驻兴仁堡,辖3保)、阎芳(驻龙池湾,辖6保)、武塬(驻袁家河,辖10保)、旧营(驻旧营村,辖5保)和大寨(驻夏家堡,辖6保)等6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甘肃省新建西吉县,将海原县所辖旧营、武塬、大寨3个乡及新营镇、西安镇的部分保甲划归西吉县。同时,新营镇改置为古城镇。
  1944年,杨郎镇划归固原县;固原县李俊乡划归海原县管辖。1946年,大营地地区划归通渭县管辖。
  1949年8月,海原解放。全县组建为6个区,下辖46个乡,202村。城关区驻海城,辖城关、黎庄、高台、双墩、徐坪、马营、扬湾、王塘、黄坪、曹洼等10乡;西安区驻西安,辖西安、薛套、相桐、园河、白吉、麻春、红井等7乡;兴仁区驻兴仁堡,辖兴仁、西里、徐套、红柳等4乡;高崖区驻高崖,辖高崖、兴隆、红古、黄谷、香水、草场、场坊、贺堡、关桥、龙池、驼场、罗山等12乡;李旺区驻李旺,辖李旺、韩府、穆家团庄、郑旗等4乡;李俊区驻李俊堡,辖李俊、九彩、杨明、瓦房、木头、红羊、石塘、关庄等9乡。
  1950年3月,李俊区增置杨堡、红圈、罗川、上川4乡。1951年5月,兴仁区增置浪水乡。1952年8月,增置郑旗、红羊2个区;原6个区的辖地有所调整,并增置了23个乡。
  1953年4月,增置关桥、曹洼2个区;撤销八斗、马湾2个乡,新置武塬、后堡2乡;再次调整各区辖乡。9月,靖远县盐池乡划归海原县西安区。1954年4月,李俊区增置新庄乡。
  1955年增置徐套区。至此,全县共辖11个区76乡,其中五井乡由县直管。第一区驻海城,辖城关、黎庄、高台、双墩、徐坪、马营、杨坊、武塬8乡;第二区驻西安,辖西安、薛套、园河、相桐、白吉、麻春、盐池、树台、范台9乡;第三区驻兴仁,辖兴仁、西里、浪水、蒿川、王团、郝集6乡;第四区,驻关桥,辖关桥、龙池、驼场、贺堡、罗山;第五区驻高崖,辖高崖、兴隆、红古、黄谷、香水、草场、红岸、王团8乡;第六区驻李旺,辖李旺、韩府、罗川、杨堡、穆家团庄、红圈、上川、杨山8乡;第七区驻郑旗,辖郑旗、西沿、贾塘、撒台、吴湾、杨湾、王塘、双合8乡;第八区驻李俊,辖李俊、九彩、杨明、瓦房、木头、姜谢、新庄7乡;第九区驻红羊,辖红羊、石塘、关庄、红井、大嘴、北岔、山岔7乡;第十区驻曹洼,辖曹洼、黄坪、脱烈、刘套、后堡5乡;第十一区驻徐套,辖徐套、白套、红柳、李寺4乡。
  1956年撤销第一、十、十一3个区和县直属的王井乡,组建了城关乡由县直管;各区辖乡合并调整为35个。1958年1月,撤销第四、九2个区;城关乡改为城关镇,仍由县直管;将贺堡、杨坊2乡改为县直属。
  1958年年10月,人民公社化,组建了西安、盐池、树台、兴仁、蒿川、徐套、关桥、红柳、杨坊、高崖、黄谷、李旺、罗川、马营、曹洼、贾塘、西沿、郑旗、李俊、九彩、杨明、关庄、石塘等23个人民公社,城关镇不变。11月,城关镇改为城关公社。
  1959年5月,撤销马营、曹洼、红柳、黄谷、西沿、石塘、树台、罗川、杨明、关庄、盐池、九彩12个公社,其辖地并入其他公社;新组建红举公社。1960年5月,从兴仁公社划出一部分,成立县办王团农场。
  1961年8月,恢复组建了树台、罗川、杨明、盐池4个公社;同时组建李旺、李俊2个区,管辖8个公社,其余的11个公社和1个农场由县直管。1969年6月,撤销了李旺、李俊2个区
  1981年5月,增置九彩公社。1984年1月,公社体制改革,所有公社改为乡;6月,撤销杨坊乡,增置了史店、双河、罗山3个乡。
  1985年12月,设立高台、曹洼2乡;城关乡改置为海城镇;至此,全县共辖海城镇1镇和红羊、罗川、双河、李旺、徐套、关庄、蒿川、盐池、西安、史店、曹洼、树台、关桥、贾塘、兴隆、高崖、兴仁、九彩、郑旗、杨明、李俊、罗山、高台等23乡。 (* 资料出处:《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冯茂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银川)
  2000年,海原县辖3个镇、2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3960人,其中:海城镇 34100人、李旺镇 25941人、兴仁镇 18978人、史店乡 15381人、双河乡 7910人、高台寺乡 14143人、西安乡 22328人、树台乡 22764人、罗山乡 8755人、关桥乡 14206人、盐池乡 6249人、徐套乡 6623人、蒿川乡 8195人、兴隆乡 15480人、高崖乡 18604人、郑旗乡 20304人、罗川乡 7782人、贾塘乡 15668人、曹洼乡 10055人、九彩乡 10177人、李俊乡 10597人、杨明乡 8397人、红羊乡 11322人、关庄乡 9154人、涵养林虚拟乡 847人。
  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386776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6%、非农人口占7.4%;其中回族占70.4%,汉族占28.8%。人口密度70人/平方千米。
  最新调整
  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将海原县兴仁镇、蒿川乡划归中卫市沙坡头区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黑城镇划归海原县管辖(2008年2月18日正式移交)。
建设发展
  截至目前,海原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已征地10290亩,拆迁502户,迁坟4539座,建设农民安置点2个,修建回汉公墓各1处.安置点70%的农户已完成建房任务,50%农户已入住。基础设施全面启动,办公楼的建设已稳步推进,并同17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5家已开工建设。-总理来宁视察时指出:“关于海原县政府驻地迁移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切实加强科学论证和规划工作,国家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助”。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做好海原县政府驻地迁移的科学论证和规划工作,国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当地社会稳定”。海原新区的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海原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自治区加快中部干旱带脱贫致富的步伐,是解决海原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

全国与海原县面积相同的有: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