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闻

网点查询

快递查询

快递大全

快递电话

国际快递

国际转运

地名查询

行政区划

邮编查询

福建漳州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350623100身份证前6位:350623
长途区号:0596 邮政编码:363000
隶属政区:绥安镇行政级别:村
车牌号码:闽E
马坑村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马坑村,位于绥安镇西部,处县城西郊。东邻绥西社区,西与石榴镇梅北村及石古农场接界,南邻绥南社区大陂社,北邻和埔场及寨窑村。源自马坑上(海拔136米)的马坑溪流经本村境,经梅东九堀山下汇入鹿溪。源自长桥溪内和中西林场岩前溪流经棕口,高罗山。从“梧桐隙”汇入鹿溪。国道324线公路从西庙社边经过。省道牛旧线经马坑、棕口、下学、乌潭埔穿过,厦深铁路从和埔场往南经本村境内。
   本村有耕地面积2428亩,其中水田1382亩,农园1046亩,果树地700亩,有林地1600亩。590户,2696人,其中60岁以上有310人,90岁以上占6人。
   【政区沿革】    马坑清代至民国33年为绥安所辖马坑保,新中国成立初期属第一区(城关区)马坑乡。1956年10月改属石榴区,1958年9月为石榴公社马坑大队,1964年9月改属为城关公社马坑大队,1984年9月改为城关乡马坑村,1988年5月城关乡并入绥安镇、马坑村属绥安镇辖,村辖马坑、乌潭埔、下学、棕口、新厝顶、高炉山、西庙7个自然村,分10个村民小组。
【姓氏源流】
马坑村马坑自然村为吴姓聚居地,开基于元代,祖源来自莆田打铁巷,183户、857人(吴氏有旧族谱)
蔡姓9户、39人,祖源来自广东惠来;
王姓6户、21人,祖源来自广东潮阳;
陈姓2户、9人,祖源来自石榴镇梅林村。
乌潭埔社:86户、478人,陈姓75户、433人,祖源来自深土金塘(旧族谱)
林姓5户、24人,祖源来自虾美镇五社村;
王姓4户、13人,祖源来自查岭村桥内社;
蔡姓2户、8人,祖源来自本村高炉山社。
下学社:26户、124人,陈姓21户、102人,祖源来自深土金塘村(有旧族谱)
庄姓3户、13人,祖源来自广东揭阳;
刘姓2户、9人,祖源来自广东饶平。
棕口社:74户、321人,陈姓62户、262人,祖源来自深土金塘村(有旧族谱)
蔡姓5户、22人,祖源来自寨仔窑村半径社;
吴姓3户、15人,祖源来自广东潮州;
李姓3户、17人,祖源来自黄仓村;
胡姓1户、5人,祖源来自炉尾村后螺社。
新厝顶:96户、360人,陈姓90户、333人,祖源来自深土金塘(旧族谱)
薛姓2户、9人,祖源来自石榴东山村;
王姓2户、9人,祖源来自广东潮州;
苏姓2户、9人,祖源来自查岭村培坑。
高罗山、西庙社:108户、484人,蔡姓81户、360人,祖源来自西湖;
林姓13户、57人,祖源来自旧镇乌石;
许姓3户、17人,祖源来自石榴镇山边;
郑姓4户、18人,祖源来自深土;
陈姓4户、19人,祖源来自石榴镇梅林;
何姓3户、16人,祖源来自京里村。
【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农工商等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大力发展了多种经营。
主要的农产品有稻谷、蕃薯、花生、黄豆、蔬菜等和龙眼、荔枝、桃、李、枇杷、柑桔、香蕉等水果。
有养猪户31户,牧牛4户,养鸡鸭5户,养羊2户,淡水养鱼8户。
有建筑队8组60人;拆迁组1组6人,担石2组,装簧3组8人,钉模板6组36人;电焊14人,捆钢筋6人。
有营运货车3部,客车1部,小车15部,摩托车560部。
有民营服装加工厂2家,废品收购加工4家,农用车7部。
富余劳力,出外县务工55人,经商开店14家,在本县务工者510人。
2012年粮食产量570吨,蔬菜752吨,水果产量360吨,水产品291亩,产量291吨,生猪出栏750头,鸡鸭出栏7610只,年人均纯收入8460元。
【基础设施】
村部:马坑村部建在乌潭埔社,建于1973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平方米。
学校:马坑小学,建于乌潭埔,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6个班级,学生186人,教师12人。
老人活动场所:1994年成马坑村老年人协会,址在马坑社祠堂,各社有设分会,入会人数310人。
医疗卫生:经县卫生主管部门批准,村成立卫生所一间,医技人员1人。从2006年村民参于“新农合”,现参合率100%参加。
电力设备:1972年开通县电力供电公司,现村民已100%用电。现村民拥有电冰箱490台,洗衣机316台,空调器62台,其他电风扇、电钣煲、电热器等家用电器基本普及。厨房燃料、有80户用沼气煮饭,大部分用电及液汽,用柴禾作燃料占少数。
饮用水:高罗山社2009年开通县自来水公司提供自来水,其余取井水饮用。
农业配套:(田改)2005年由于上级政府的重视,拔款专用搞农业基本建设,在马坑搞田改,面积1050亩,水渠2处,田间道路2公里多。
文体项目设施:2012年,村为了村民空闲有活动场所,在乌潭埔建一块篮球场,长32米,宽19米,建筑面积608平方米。
村道建设:2011年在马坑、乌潭埔、新厝顶社内共4500平方米,已铺设水泥路。
通讯、电视:全村拥有固定电话210部,手机730部,数字电视400台。村委一班人,他们一直口号“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新农村建设已稳步推进。不久,家园的变化村容村貌会焕然一新。
【祖堂】
马坑吴氏“一德堂”,位于马坑自然村,始建于明代,祠堂坐西偏南20度,宽13米,深31米,面积403平方米,土木结构,屋面作悬山顶,燕尾脊。由门楼、天井下堂、天井庑廊上堂组成。祠堂面阔间,大门内收吴凹窝式,门楼进深一柱,方形青石墩,下堂为七檩抬梁式,圆柱形,柱础上承圆木柱。圆形瓜柱透雕卷草纹通随,庑廊架五檩,方石柱上承方木柱。上堂前轩为四檩卷棚式,六檩抬梁加后廊,设有圆形瓜柱及团花。螃蟹形驼墩,透雕卷草纹样通随,木结构,雕刻精致,正堂明间内设祖公龛。
2011年3月(浦政综(2011)038号公布为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西50米,东30米,南、北各10米。
【遗址】
“一德楼”:位于马坑村,地名“楼脚”的田野中,四方形,前后座各五开间,左右成廊式各一开间,合计十二开间,楼外还有外围墙,围墙外开凿护城河,此楼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据考证,是闽南已知年代最早的楼堡,据传是马坑自然村进士吴超的裔孙修建的,用十八年的时间建成,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辰岭遗址:位于马坑村西庙以西200米处,1990年考古发现,北的山坡上,分布面积2000平方米,采集到有米格纹灰硬质陶片,可以确定认定。
新厝顶红三团成立旧址:
1932年5月中旬,红军东路军从漳州、龙溪、海澄、漳浦南靖、平和等地青年刚参加中央红军的人中,抽调600余人,与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合并,组建5个红军游击大队,先后开赴漳浦县城集中,由红三军拨出200多条,并派林平,张长水等40多名军事干部充实加强和进行短期正规化军事训练。几天后,在县城西郊新厝顶陈氏祠堂。由堂代表邓子恢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冯翼飞,政委王占春,副团长尹林平,政治部主任谢小平,下辖6个连,按中央红军建制,各连均建立党支部,并设立政委职。红三团经历了北上编入新四军,成立红三团的旧址是新厝顶、下学、棕口、埔顶、后径5个村合称“五陈社”的公共祠堂,祠堂三合土夯筑,抬梁木结构,悬山顶,宽12米,深22米,前后三落,2003年毁于火灾,现仅存部分墙体和基础。
【庙宇寺观宫】
漳浦威惠庙:位于绥安镇西郊,属马坑村高罗山自然村,庙自唐开元四年奉旨敕建,历代多次扩建增建,明弘治年间知县吴云当庙门为楼,三楹翼以左右,上接两庑,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县慎蒙重修,明万历元年,知县房寰再修,清康熙初邑人蔡祚周重建,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杨遇改建为山门,忠烈殿(正殿),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严重坍塌破坏,失去往日的壮观,仅存正殿的明间,后殿和两庑,庙内至今还保存着大量历代建筑构件,石刻,石碑,石雕,宋代铭文古井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台湾胞捐资对漳浦威惠庙做了多次重建,形成了新的长石阶,牌坊,山门,正殿,后殿组成的格局,全建筑占地约10000平方米,实建筑深177米,宽50米。但唐以来的建筑遗址尚大部分得到保存,多次调查出土的文物也得到妥善的保管。漳浦威惠庙始建年代和历史沿革记录明确,现存遗址遗物和堆积丰富,地层清楚,证明是闽南地区唐代规格最大的庙宇,出土文物具有较好的时代性,具有一定的科学,艺术价值,是开漳文化遗存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1985年12月(浦政(85)节第511号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整座庙堂及周围树木、石雕。
【百年大树】
大榕二株,在马坑自然村
大古榕一株,在棕口自然村
大榕一株,在下学社
老重阳木树一株,在西庙旁
【百岁老人】
张达:女,1912.7月生,马坑自然村
【英烈】
吴牛角(马坑社人):1889年5月生,1933年入伍,1934年5月牺牲
吴金通:公安八O团四营战士,1953年7月东山战斗牺牲
【古代人物】
吴超:字华越,号起仁,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开户部郎中,迁广西参议
吴琏:宣德间贡生,明洪武(1368年)以子吴超赠户部郎中
吴旭(马坑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庚午科举人
陈一洙(下学人):明万历五年(1372年)官四川按察使
陈垂(下学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官临高知县,升琼州同知
吴悌(马坑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官太常博士
陈一(下学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
【英模】
1963年:马坑大队蔡文党荣获省劳动模范
1963年:马坑大队荣获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
1969年:马坑大队荣获市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
1970年:马坑大队荣获市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
1972年:马坑党支部荣获市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
1972年:马坑大队革委会荣获市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1972年:马坑养猪场团小组荣获市先进团小组
1973年:马坑陈流芳荣获市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
1977年:马坑蔡金连荣获市农业学大寨先进模范
1978年:马坑团支部荣获市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团支部
1978年:马坑陈流芳荣获市农业学大寨先进模范
1978年:马坑陈福水荣获市社会主义建设先进模范
1978年:马坑大队荣获市粮食全面发展先进单位
【新中国人物】
吴道明:泉州华侨大学党委纪委书记、副教授
陈耀锋:中学高级教师
吴金榕:中学高级教师
陈中华:全国书法协会会员
吴连宝:石斋学区教导员
陈清香:小学校长
吴升辉:博士、泉州星辉纳来材料公司
蔡文党:城关公社-
吴如山:漳浦县财政局局长
蔡再坤:漳浦县建设局副主任
陈天化:上海第23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陈添元:青岛潜艇学院副教授、大校
马坑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魏秋月
中学一级教师:
郑秀莲、陈建龙、陈美玲、陈智慧、吴志平
小学高级教师:
吴艺伟、蔡春晓、吴连宝

全国与马坑村同名的有: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