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临漳县章里集乡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130423205 | 身份证前6位:130423 |
长途区号:0310 | 邮政编码:056600 |
隶属政区:临漳县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号码:冀D | |
人口数量:约5800人 | |
章里集乡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章里集早在北宋已形成村落。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叫张里,后演变成漳里村,因位于漳河故道里边而得名。后发展成为集市,清乾隆年为章里集。村名沿用至今。因村中立有旗杆,故又称“旗杆章”。集里集于1961年分成三个自然村:即章里集、中章、后章。
章里集乡
(辖15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 章里集、中章、后章:
章里集现有耕地5934亩,农业人口5811人。
中章现有耕地1220亩,农业人口989人。
后章现有耕地3867亩,农业人口2722人。
章里集为1945年11月“邯郸战役”的主要战场。在“旗杆章”战斗中,解放军生俘国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四十军军长马法五。
-所有行政村历史
大章
此村早在北宋已形成村落。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为大张。后发展成为集市,明正德年以来皆为大章集。今为大章。大章现有耕地2288亩,农业人口1660人。
堤上
据查,明弘治年间,知县景芳在此筑堤,后人颂为“景公堤”。当时堤北有村被水冲垮,居民搬迁堤上,故名堤上。村名沿用至今。堤上现有耕地4412亩,农业人口3002人。
王崔庄
明初,王姓从-迁此定居,取名王家庄。后又有崔姓迁入。1982年3月2日改名为王崔庄。王崔庄现有耕地873亩,农业人口699人。
郜庄
明初,郜姓从-迁此定居,取名郜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郜家庄,后简化为郜庄。村名沿用至今。郜庄现有耕地3047亩,农业人口1972人。
常庄
明初,常姓从-迁此定居,取名常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常家庄,后简化为常庄。村名沿用至今。常庄现有耕地585亩,农业人口416人。
北东坊
据传,宋真宗年间,宋辽交战,北国萧银宗曾在此地建过军帐房,因位于南帐房北,故名北帐房。后演变为北东坊。北东坊现有耕地5578亩,农业人口4809人。
北柴屯
据查,三国时曹操曾在此屯积木柴供邺城使用,因位于南柴屯之北,故名北柴屯。明正德元年《临漳县志》记载为北柴屯。村名沿用至今。北柴屯现分三个行政村:
东屯现有耕地3643亩,农业人口2044人。
中屯现有耕地2991亩,农业人口1593人。
西屯现有耕地2921亩,农业人口1558人。
冢上
冢上在北宋叫南柴屯。因该村地势低洼,村民迁至村南一个土冢高地上居住,故改名冢上。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冢上村。村名沿用至今。冢上现有耕地1677亩,农业人口840人。
黄辛庄
据查,宋代黄姓在此建立新庄,取名黄家新庄。明正德年为辛庄屯。清乾隆年为黄家新庄。后演变为黄辛庄。黄辛庄现有耕地6937亩,农业人口4871人。
萧城寨
萧城寨历史悠久。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叫内村。因宋辽交战,北国萧太后在此安营扎寨。故名萧城寨。后发展成集市,明正德年为萧城寨集。清乾隆年至今为萧城寨。东城寨现有耕地2846亩,农业人口2597人。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
章里集乡区划
130423205201 210 章里集村委会
130423205202 210 中章村委会
130423205203 210 后章村委会
130423205204 220 肖城寨村委会
130423205205 220 北东坊村委会
130423205206 123 章里集东屯村委会
130423205207 123 中屯村委会
130423205208 123 章里集西屯村委会
130423205209 123 黄辛庄村委会
130423205210 220 中上村委会
130423205211 220 常庄村委会
130423205212 220 郜庄村委会
130423205213 220 章里集王庄村委会
130423205214 220 大章村委会
130423205215 220 堤上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