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为桐国。西汉设枞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改为桐城县。据《太干寰宇记》:桐城县“取桐乡为名。”
1949年属安庆专区,并析东部地置枞阳县。1988年为安庆市辖县。1996年撤县设市,由安庆市代管。 注:1996年8月2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59号)同意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
1997年,桐城市面积1664平方千米,人口76.3万,辖16个镇、9个乡:城关镇、鲟鱼镇、孔城镇、范岗镇、青草镇、陶冲镇、卅铺镇、金神镇、唐湾镇、双港镇、高桥镇、新渡镇、大关镇、吕亭镇、老梅镇、罗岭镇、新店乡、肖店乡、香铺乡、中义乡、龙眠乡、黄铺乡、挂镇乡、大塘乡,等。市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660772人,其中:碧峰街道22908人,文昌街道30144人,南演街道32892人,太平街道18937人,双港镇48566人,新渡镇43053人,金神镇28609人,孔城镇41413人,范岗镇35626人,青草镇33866人,兴店镇26284人,卅铺镇31148人,吕亭镇25650人,高桥镇35753人,罗蛉镇18609人,陶冲镇28141人,老梅镇19553人,挂车河镇21263人,大关镇27928人,唐湾镇5601人,鲟鱼镇1150人,香铺乡24521人,白马乡14942人,肖店乡21655人,大塘乡6054人,黄铺乡7284人,龙眠乡4846人,中义乡4376人。(4个街道、17个镇、7个乡)
2004年底,桐城市辖4个街道、19个镇、5个乡。
2005年5月13日,国务院(国函[2005]38号)批准将桐城市的罗岭镇划归安庆市宜秀区管辖。调整前,桐城市总面积1644平方千米,总人口78万人(2003年)。
2005年,根据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桐城市城区及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的要求,桐城市将白马乡和高桥镇的大王村整建制并入南演街道,将新渡镇的祝桥村整建制并入老梅镇,并于4月30日前完成调整和交接工作。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桐城市4个街道、18个镇、4个乡:碧峰街道、文昌街道、南演街道、太平街道、双港镇、新渡镇、金神镇、孔城镇、范岗。
2006年,桐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由原24个镇乡、4个街道调整为12个镇、2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