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为殷地,“殷墟”就在今市区的小屯村。战国为新中邑,秦国张唐攻拔宁新中,改宁新中为安阳县。据《安阳县志》:“变‘宁’为‘安’,义相近矣;水北山南曰阳,其以在淇北,故名。”先后称过相州、彰德等。
1949年由安阳县析置安阳市,为平原省辖市,1952年安阳市划归河南省。1954年安、邺两县合并置安阳县,属安阳专署。
1997年,全县面积1500平方千米,人口110万。辖7镇17乡,县政府驻市区解放路。
1999年,安阳县辖8个镇、16个乡:水冶镇、铜冶镇、善应镇、曲沟镇、宝莲寺镇、柏庄镇、白壁镇、吕村镇、蒋村乡、伦掌乡、都里乡、磊口乡、许家沟乡、马家乡、马投涧乡、高庄乡、崔家桥乡、安丰乡、洪河屯乡、韩陵乡、永和乡、瓦店乡、北郭乡、辛村乡。
2000年,安阳县辖8个镇、16个乡。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116162人,其中:水冶镇89219人、铜冶镇34925人、善应镇29709人、白璧镇79783人、曲沟镇57856人、宝莲寺镇58678人、柏庄镇37971人、吕村镇63608人、蒋村乡38588人、伦掌乡34058人、都里乡20217人、磊口乡21425人、许家沟乡37885人、马家乡27152人、马投涧乡47785人、高庄乡62655人、崔家桥乡47836人、安丰乡55386人、洪河屯乡37002人、韩陵乡38510人、永和乡44491人、瓦店乡43953人、北郭乡44851人、辛村乡62619人。
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123号):将安阳县的马投涧乡、善应镇的中龙山、张家庄2个村,曲沟镇的西高平村,水冶镇的北彰武村,宝莲寺镇的丁家庄、郜家庄、杨家庄、北田村、南田村5个村划归安阳市龙安区管辖;柏庄镇的东石桃、西石桃、桃村口、田桃村、李桃村5个村,韩陵乡的西良贡、养鱼屯、六寺、唐庄、羊毛屯、黄家营、西见山、西于曹8个村,白壁镇的前崇义、中崇义、后崇义、西六村4个村划归安阳市北关区管辖;高庄乡、宝莲寺镇的郭村集、西郭村、杨家井、马束庄、皇甫庄、三十里铺、黎庄、梁家庄、崇召、何官屯、任庄、南马庄、袁薛庄、孙薛庄、张薛庄、刘薛庄、张村、黎官屯、赵官屯、东风、刘王坡、马官屯、二十里铺、小营、魏家营、牛房26个村,白壁镇的郑家村、晁家村、盖津店、三府村、任家庄、西瓦亭、东瓦亭7个村划归安阳市文峰区管辖。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安阳县辖7个镇、14个乡:水冶镇、铜冶镇、白壁镇、善应镇、曲沟镇、柏庄镇、吕村镇;都里乡、磊口乡、马家乡、蒋村乡、永和乡、瓦店乡、伦掌乡、安丰乡、洪河屯乡、韩陵乡、崔家桥乡、许家沟乡、辛村乡、北郭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