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区位于太原市北部,市政府驻地。1950年置第二区,1954年改北城区。地势北高南低,东依东山,西濒汾河。以府东、府西街为界与南城区区毗邻。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驻区境。有太原北站、太原东站和汾河站3个火车站。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督军府旧址及唱经楼、傅公祠、动物园、森林公园、牛驼寨烈士陵园、国民师范旧址等名胜古迹和纪念地。
1997年,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61万人。辖15个街道:涧河街道、鼓楼街道、职工新街街道、南寨街道、大东关街道、三桥街道、光社街道、坝陵桥街道、古城街道、杏花岭街道、尖草坪街道、敦化坊街道、巨轮街道、上兰街道、迎新街街道。区政府驻解放路。(根据《政区大典》)
涧河街道(Jianhe Jiedao) 距区政府6千米。1954年始建。面积0.7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柏杨树北院、柏杨树南院、中涧河、晋安北院、晋安南院、城建、工人、地政、七府园第一、七府园第二、七府园第三、七府园第四、四十五号、东街、西街、硅酸盐、域柏街、化西、新建19个居委会。
鼓楼街道(Gulou Jiedao) 位于区境东南部。1979年始建。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新道街、包园河、鼓楼西、北苍巷、省府东、省府西、东缉虎营第(一、二、三)、东仓巷第(一、二)、西肖墙、西后小河、五福庵、府东街、西缉虎营、北司街、鼓楼东、帽儿巷、坊山府、临泉府、上肖墙、东后小河、城坊街、二府巷25个居委会。
职工新街街道(Zhigongxinjie Jiedao) 1955年建职工新街街道,1960年改管理区,1962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街道。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小东关、新大楼、北大楼、迎春北、北河湾南巷、赛东、赛西、养东、养西、敦化南路东、敦化南路西、马道坡、北沙河、新村西、新村南、新村北、山机、新村东、剪子湾北、剪子湾南、洋灰桥西、洋灰桥、洋灰桥东、杨家峪西、杨家峪、杨家峪南、杨家峪东27个居委会。徐向前元帅铜像和牛驼寨烈士陵园,属省级保护单位。
南寨街道(Nanzhai Jiedao) 位于区境北部,距市中心20千米。1979年始建。面积30.8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工校巷、迎新北一巷东、迎新东一条北、新华南一巷、新华南二巷、新华南三巷、新华巷、新华巷西、迎新北二巷、新华南一巷东、卫华巷东、卫华巷西、迎新北一巷西、迎新街、迎新南一巷东、迎新南一巷西、东方北一巷、东方北二巷、东方北二巷西、兴安街、兴安北街、兴安南街、兴建街、兴建街东、兴峪街、兴安路、二电厂前街南、二电三厂前街北、七平街、七平房南巷、西留路、江阳路、轨枕、江阳南一街、江阳南一街北、江阳路、江阳街、江阳南二街、江阳东路、江阳西路40个居委会。
大东关街道(Dadongguan Jiedao) 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市中心2千米。1955年始建,1960年改管理区,1961年改公社,1979年复建街道。面积2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建设北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太铁,新建巷,大东关一、二、三,客车,八宿舍,红沟南,红沟北,白龙庙南,白龙庙北,小沟坡,新源里南,新源里北,新源里东一、二、三、四、五、六共28个居委会。
三桥街道(Sanqiao Jiedao) 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政府2千米。1955年设三桥街道,1961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街道。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8.1万,辖桃园一巷一、二、三、四,桃园二巷一、二、三、四、五,桃园北一、二,金刚里一、二、三、四、五,旱西关一、二、三、四、五、六、七,旱西关北、冶金学校、冶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金刚堰一、二、三、四、五、六、七,胜利桥一、二、三,新建北一、二,小新街一、二、三,上三桥一、二,下三桥一、二,府西东、府西中、府西西、鱼池街、旱西门、坡子街、金刚堰59个居委会。
光社街道(Guangshe Jiedao) 位于区境北部,距区政府10千米。1961年设光社公社,1979年改街道。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七府坟西街一、二、三、四,七府坟北街,七府坟南街一、二,简易南街一、二,简易路,简易中街一、二、三,简易北街一、二,建工街一、二,光社东、恒山路光社营盘19个居委会。
坝陵桥街道(Balingqiao Jiedao) 办事处距区政府0.5千米。1955年始建。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新开一、二、三,五一路西一、西二、东一、东二,五一路北、五一路南、新民北正街,教场巷北一、二,坝北、坝南、北肖墙北、北肖墙南、袷德东里、小北门、小东门、小东门中、小东门东、同城路、新民中东、新民中西24个居委会。位于五一路北肖墙的国民师范旧址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街道(Gucheng Jiedao) 1954年置古城街道,1961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街道。位于市区西北部。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古城东街一、二,古城中街、古城西街、赵庄、赵庄大楼一、二,古城大同路一、二、三、四、五12个居委会。
杏花岭街道(Xinghualing Jiedao) 位于市区中心。1954年置杏花岭街道,1961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街道。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东华门、东肖墙、前双龙、后双龙、新开府东、南华门、杏花岭、教场巷一委、二委、东二道上街、东二道下街、南肖墙、天地坛、依仁巷、府东街、南园子、西华门、新民东、国师街、西边街一委、二委、西二道上街、西二道下街、仓门西、仓门东、东二条、东三条27个居委会。
尖草坪街道(Jiancaoping Jiedao) 位于区境北部。1954年设尖草坪市场居委会,同年改为尖草坪街道,1961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街道。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6.9万,辖柏杨树北一巷六号、尖草坪街六号、尖草坪北一巷一、二委、尖草坪南巷一、二,尖草坪北二巷一、二,尖草坪北三巷,十里铺东巷南条一号一、二、三,尖草坪北四巷一、二,十里铺东巷北条一、二,十里铺东巷一、二,柏杨树街62号一、二,柏杨树北一街六巷一、二、三,柏杨树北一街三巷一、二,柏杨树北一街五巷、柏杨树北二街一、二、三,柏杨树北二巷一、二、三,柏杨树北一街一巷一、二,解放北路131号、解放北路矿棉、解放北路90号、牛驼公路东矿、耐火西巷南、耐火西巷北、白建巷一、二,尖草坪花园后一、二,东市场、十里铺街共46个居委会。
敦化坊街道(Dunhuafang Jiedao) 位于区境东北部。1955年始建敦化坊街道,1961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街道。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6.8万,辖机车一、享堂路西二巷二、三,享堂北一条、三院三、四,享堂路西一巷二、三,北圪洞一、二、三,矿一、矿二、矿三、矿四、矿五、矿六、矿七、机床一、二、三、四、五,晋安西街机床东、晋安西街机床西、享堂路机床东、享堂路机床西、三号院一、二,享晋安、卧虎前山东、卧虎前山西、卧虎后山、铁一、铁二、铁三、铁四,河北里、胜利东、建北路、二机南、二机北、北河湾、西河湾、小枣沟、七一、享东、享西、敦化坊、东巷49个居委会。
巨轮街道(Julun Jiedao) 办事处距区政府0.5千米。1954年始建,1961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街道。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6.3万,辖永定路一、二,永兴路、二道东、二道西、头道东、头道西、北门东、北门西、前营坊、后营坊、西三道、绿柳巷、平民路一、二,城北街六、七、八、九,省府、市场、土门街、解放东、新开巷一、二、三,子母、子母东、河北里、小北关、营西街、营盘、发电、胜利街、南马路、东胜利、上关东、上关西、西胜利、永兴堡、西胜利二、程家村一、二、三、四,程家村太钢一、二、三,胜利西街太钢一、二,胜利桥东路一、二,胜利街南巷53个居委会。
上兰街道(Shanglan Jiedao) 位于城区西北部,距区政府20千米。1953年建立乡公所,1954年改为上兰村街道,1961年改公社,1985年设上兰街道。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机械学院一、二,造纸厂一、二,市前、东字、南顺、青西、土堂北9个居委会。文物古迹有土堂大佛寺、窦大夫祠和烈石寒泉。
迎新街街道(Yingxinjie Jiedao) 位于城区北部。1956年始建迎新街道,1961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街道。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迎新东一条南,青楼北巷,青楼东巷,迎新南二巷,迎新南三巷,大同路东一、二,六平房,太铁宿舍,迎新路,大同路西一、二,迎新路西一、二,西一条,迎新南二巷一号院一、二、三共18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