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设开封特别市第二区,1955年更名鼓楼区,1960年改鼓楼公社,1961年复设鼓楼区,文革中曾改名红光区,1980年复名。
1996年?,鼓楼区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12.4万人,辖6个街道:相国寺街道、新华街道、州桥街道、卧龙街道、城西街道、西司门街道。区政府驻南书店街。市政府驻辖区内。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鼓楼区总人口132587人,其中:卧龙街道18474人、新华街道17626人、相国寺街道7163人、州桥街道25339人、西司门街道22823人、城西街道41162人。
2005年5月30日,国务院(国函[2005]44号)批准,调整开封市市辖区和开封县部分行政区划:将开封市南关区的五一街道、原郊区南郊乡的浅河、牛墩、刘寺、杨砦、杨寺庄、蔡屯、小王屯、南柴屯、丰收岗9个村和开封县仙人庄乡划归开封市鼓楼区管辖;将鼓楼区的城西街道划归金明区管辖。 实际调整情况:将南关区的五一街道办事处,龙亭区的板桥社区、新街口社区(不含西门大街路北侧、中山路中段路东侧)、徐府街路南侧,郊区南郊乡的浅河、牛墩、刘寺、杨砦、杨寺庄、蔡屯、小王屯、南柴屯、丰收岗9个村委会和开封县的仙人庄乡划归鼓楼区。行政区划调整后,鼓楼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24个社区居委会、18个村委会,面积58.68平方千米,人口16.13万人。
2005年末,鼓楼区辖7个街道:卧龙街道、新华街道、西司门街道、城西街道、相国寺街道、州桥街道、仙人庄街道(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