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今年6月5日起施行。然而“悄无声息”的高铁环境,就在我们身边。京雄城际铁路途经的固霸特大桥上,一条800余米的隧道格外引人注目,高铁驶过的噪声及路面反射的噪声将隔离在声屏障内。(2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噪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噪声的定义是什么呢?凡是引起人烦躁、或者音量过强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声音就称之为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而交通噪声属于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噪声不仅会对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造成危害,引发和加重心血管病、损害儿童的大脑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噪声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第二杀手。
“无缝钢轨”分离“火车咣当”。从前人们坐火车时,经常听到“咣当咣当”的声音,那时铁路铺设的都是短钢轨,每根长度只有12.5米,而钢轨之间预留的缝隙会使列车在行驶中会产生震动和噪声。以成都到贵阳的G2195次列车为例,在全程运行的3小时28分车程里,如果陪伴乘客的不是和谐舒适的广播声,而是“咣当咣当”的噪音声,试想一下当时的心情会是如何。连续长时间的在噪声下,会造成听力受损,心情烦躁。为满足乘客平安健康出行需要,铁路部门通过铺设无缝钢轨,通过减振降噪,保证列车平稳运行的同时保护乘客听觉,提升乘客出行舒适度。
“隔音隧道”建立“分贝屏障”。2021年6月21日,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区段的“隔音隧道”一时间成为大家的热谈。因为这座长847.25米的全封闭声屏障能让列车在经过时将环境噪声降到20分贝以下。以40分贝作为分界线,40分贝以下对人体无不良影响,反之数字越大影响越大,要知道一般的说话声就能达到60分贝。当高铁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通过大桥时,会产生极强的气流,轮轨摩擦、车体与空气摩擦也会产生强烈的噪声,这条“隔音隧道”有效的阻止了噪声污染的产生,真正做到高频、高速、低噪声,为沿线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消除环境噪声对他们的影响。
“静音车厢”隔离“出行噪声”。大声接打电话、熊孩子嬉戏打闹、手机声音外放,在乘车时听到这些噪声,笔者可以想象有人会选择忍耐也有人选择对抗,前者可能会在下车后委屈的吐槽这段糟糕的旅行,后者或许会通过制止得到短暂的安静,又或许制止后和对方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为了避免这些因噪声而产生的不愉快,铁路部门推出的“静音车厢”,有效地隔离了噪声扰民这一问题。大家在购票的时候自主选择“静音车厢”,并自觉遵守“静音约定”,车厢内除了有静音标识,还在每个座位网兜后摆放了“服务提示卡”,负责餐品小车的乘务员在进入“静音车厢”也会停止介绍,只有当乘客提出询问和购买意愿时,才会小声回复。“静音车厢”让乘客远离扰民的噪声,提供了安静舒适的环境。
在我国生态环境逐步向好的过程中,不受噪声污染,已经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铁路部门也在不断提升技术条件,升级特色服务,并在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公共利益,告别噪声污染,让旅客获得平静与安宁,让高铁沿线居民获得幸福感。 (徐显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