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闻

网点查询

快递查询

快递大全

快递电话

国际快递

国际转运

地名查询

行政区划

邮编查询

山东青岛平度市田庄镇

更新时间:2019-9-16

行政代码:370283113身份证前6位:370283
长途区号:0532 邮政编码:266000
隶属政区:平度市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鲁B辖区面积:211.01km2
人口数量:约7.26万人人口密度:344人/km2
田庄镇相关查询: 快递查询
简介
西南寨村  西南寨村 村庄由来 明末,曲、刘两姓迁来居住。当时有一支军队从此经过,曾经在此扎寨,曲、刘两姓取村名为寨,后演变为南寨,1948年……[详细]
后柳坡村  后柳坡村 村庄由来 据查证,原来后柳坡在孟家村北,叫王家对臼,后来姓王的迁来,叫后王家,后来改名为后柳坡。 政区人口……[详细]
中柳坡村  中柳坡村 村庄由来 中柳坡大队原名后李家,后来改名为中柳坡,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位于平度西部,田……[详细]
前柳坡村  前柳坡村 村庄由来 据查,前柳坡以前称前徐家,后来徐姓没人了,陶姓、都姓迁来居住,因该地有一地名为西南柳树,所以取名为前柳坡。 ……[详细]
北塘村  北塘村 村庄由来 北塘先有苏、陈两姓,原名南塘,洪武二年该村名为北塘。 北塘村桃树园 政区人口 位……[详细]
矫戈庄村  矫戈庄村 村庄由来 矫戈庄很早以前叫南塘,明洪武二年,洪水把南塘吞没以后姓矫的来此居住,因矫姓较多,故取村名矫戈庄,沿用至今。 ……[详细]
温家村  温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温子成从四川成都府大槐树迁来立村,因他的姓氏取名温家,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位于平度……[详细]
塔尔埠村  塔尔埠村 村庄由来 据查,单姓来此立村,因塔尔埠西南面有一个埠,叫塔尔埠,所以以此为名,沿用至今。 塔尔埠村经济林 ……[详细]
田庄村  田庄村 村庄由来 田庄先有田、王两姓,后两姓绝后,因姓田的为占地户,故立村名田庄。 政区人口 东邻田庄王家,西靠中柳……[详细]
玉石头村  玉石头村 村庄由来 明永乐八年此处发大水,从东山冲来一块洁白如玉的石头,后迁居于此的村民都不认识此石头,就称它为玉石头,村名也就随……[详细]
幸福庄村  幸福庄村 村庄由来 据考,李姓0从本社西寨迁来立村,后兴姓和福姓迁来,因当时兴姓和福姓发展快(从何来无考),后两姓与李姓协商,取名……[详细]
王家村  王家村 村庄由来 明朝末年,白姓由四川迁来立村,王姓后至,因王姓发展快,后经两姓协商,取名王家庄,沿用至今。 政区人……[详细]
西寨村  西寨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有一支兵马从此地经过,在此扎寨,取名北寨,后因村庄在张戈庄以西,又称西寨,延用至今。 ……[详细]
西张村  村庄由来 明朝年间张姓来此立村,后来刘姓迁来,称张姓为张哥,并取村名为张哥庄,1963年因村庄户数较多,不便领导,分为两个大队,大街以西为张二大队,启……[详细]
东杨家村  东杨家村 村庄由来 清初,村东有一条河,围绕村北、村西流入龙王河,因河流围绕村子取名杨家圈,沿用至今。 东杨家村经济……[详细]
潘家庄村  潘家庄村 村庄由来 明崇祯年间,潘风仪由塔尔埠迁来取村名潘家庄。 潘家庄村果园 政区人口 ……[详细]
参子庄村  参子庄村 村庄由来 约三百年前,樊姓来此立村取名三、四庄,因洼涝地,种参子较为合适,因而年年丰收,后改名参子庄,沿用至今。 ……[详细]
张东村  张东村 村庄由来 明朝年间张姓来此立村,后来刘姓迁来,称张姓为张哥,并取村名为张哥庄,1963年因村庄户数较多,不便领导,分为两个……[详细]
韩家屯村  韩家屯村 村庄由来 据考,明朝末年韩尚龙兄弟俩从潍县韩家花园迁来立村,因当时无村名,韩姓又旺于别的姓氏,故取名韩家屯,延用至今。 ……[详细]
东李家埠村  东李家埠村 村庄由来 据查证,李家埠后埠东南有一纵碑,记载着明朝李某(详名不清,从何而来无从查找),根据此碑取村名李家埠,沿用……[详细]
孟家村  孟家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元年间,孟庆年由四川成都府迁来取村名孟家。 政区人口 东邻利家村,西靠温家,南连后柳坡,北隔张舍镇……[详细]
东刘家庄村  东刘家庄村 村庄由来 据考,约200年前刘姓从东潘家埠迁来立村,故取村名为刘家庄,沿用至今。 东刘家庄村桃树园 ……[详细]
卫家庄村  卫家庄村 村庄由来 据考证,孙姓从四川迁来居住,立村名孙家庄,后改村名为卫家庄,沿用至今。 卫家庄村玉米田 ……[详细]
荷花屯村  荷花屯村 村庄由来 据考,以前因村内姓氏较杂,所以取名合伙屯。清初,因村里修土围,村头被挖成排水沟,村中有两个姓单的将藕根放入沟内……[详细]
东潘家埠村  东潘家埠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潘姓从四川成都府南门外槐树里头迁来立村,因潘姓在村东南故称东潘家埠,沿用至今 政区人……[详细]
西潘家埠村  西潘家埠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潘姓从四川成都府南门外槐树里头迁来立村,因潘姓在村西故称西潘家埠,沿用至今。 西潘家……[详细]
东坡子村  东坡子村 村庄由来 明初,方姓来此居住,在荒郊野坡里搭起房子,称方家坡子,后移名为东坡子,沿用至今。 东坡子村现代养……[详细]
西坡子村  西坡子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王姓来此居住,取名小王家庄。王史郎在朝里做官,后因家中轮了官司,官兵血洗小王家庄,王姓被满门抄斩,……[详细]
东郭村  东郭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元年,白姓从四川迁来立村,因村东当时修了一座小阁,故借名为东阁,后改为东郭,沿用至今。 政区……[详细]
平坊村  平坊村 村庄由来 明朝末年,马姓来此居住(从何而来无据可考)搭起马架子当屋子,因马架子是平顶的,故立村名平坊,此名延用至今。 ……[详细]
利家村  利家村 村庄由来 明崇祯元年,高姓来此居住,取村名高家庄,后因高姓不旺,高、利两姓协商,改村名利家,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田庄北。东……[详细]
披甲营村  披甲营村 村庄由来 明末,有一支兵马在东南边安营(现在门村公社大营、小营两村)往西进取,到此地披挂上马,故取名披甲营,此名延用至今……[详细]
西白家村  西白家村 村庄由来 明朝末年,川籍白文圣、白文修、白文进迁此拓荒安居,故名白家,后因有二村同名,不便交往,冠加方位区别,称“西白家”。 ……[详细]
北洼子村  北洼子村 村庄由来 据张氏族谱载:明初张明由四川至此拓荒建村,因村北地处低洼平川,故名洼子。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1982年更名……[详细]
台子傅家村  台子傅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傅白全由四川迁徙这里重建家园,因村立在形如台子的高处,故以此地形和姓氏取名,称台子……[详细]
双淄姜家村  双淄姜家村 村庄由来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川籍姜姓来此择地建家立业,因地处沟崖,取名崖上姜家,后简称姜家。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详细]
邓家村  邓家村 村庄由来 东滨泽河,西靠大埠。碑刻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邓宗海由天津卫前所夏官屯迁徙此地安居,村立污沟旁,初名“……[详细]
新姜家村  新姜家村 村庄由来 1958年修建双淄水库时,姜家村部分居民搬迁至此,另建家园,故名新姜家。 政区人口 镇政府驻地北约4公里,78户……[详细]
东白家村  东白家村 村庄由来 据碑刻记载,明初,李臻由四川迁来安居,取名李家胡同,后郑姓迁入,因人口日繁,村东又有二桥,改名“双桥郑家”。白姓居此数年……[详细]
盆李家村  盆李家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八年(1580年),李福信从平度城西李家市来此立村,恳耕为生,因有烧瓦盆之工艺,产品在周围很受群众欢迎,故取村名盆……[详细]
南肖家村  南肖家村 村庄由来 东依泽河,北靠凤凰山,明朝末年(1644年),孙乔由前疃村迁此另建家园。取名孙家庄子,后肖姓移入,因人丁兴旺,成为主姓,……[详细]
崖上高家村  崖上高家村 村庄由来 据高氏族谱载,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川籍高奉先徙居至此地,因村址坐于崖上,故取名“崖上高家”,后简称高……[详细]
东官庄村  东官庄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八年(1580年),谭、代两姓迁此定居,传说古代有一骑兵首领在此驻扎过,故以历史典故取名官庄,为与同名村相区别,冠……[详细]
桃园村  桃园村 村庄由来 明成化十六年(1430年),阎姓来此拓荒安居。因此处有许多桃树,村立其旁,故取名桃园。 该村经济林 ……[详细]
东吴家屯村  东吴家屯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吴姓至此立村,以姓取名吴家屯。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东吴……[详细]
东南营村  东南营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八年(1580年),孙、苗两姓迁此定居,传说古代此地曾驻扎过兵营,立村后取名为兵-。1945年县政府驻张舍村,因该……[详细]
韩家铺村  韩家铺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二年(1369年),韩姓同其他姓氏迁此建村,因韩姓户多人众,取名韩家铺。 政区人口 镇驻地西北8公里,村民……[详细]
任家洼村  任家洼村 村庄由来 镇驻地西北约5公里,据该村村民称,明洪武年间,川籍张、于两姓迁此定居,因村西有一清泉,故得“泉头庄”之名。后因有任姓迁入……[详细]
于埠村  于埠村 村庄由来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世居四川的张、欧两姓至此落户,因村北有一形状古怪的老榆树,为此定村名“榆埠”。后将“榆”改为“……[详细]
中坦坡村  中坦坡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杨姓至此始建村落,以姓取名“杨家庄”,后杨姓家族遭祸被剿,郭姓为防遗患,易杨家庄为郭……[详细]
北坦坡村  北坦坡村 村庄由来 相传明朝年间,川籍移民孙姓建村,原村址在孟埠北坡的平坦处,故得其名。因埠上缺水,迁至现址,村名沿旧。 该村……[详细]
官北村  官北村 村庄由来 官南、官北原为一村(即官庄),因便于管理,分为南北两部分(即官南、官北)。 政区人口 镇驻地西5.5公里,有村民2……[详细]
南坦坡村  南坦坡村 村庄由来 相传北宋时(960—1127年),姚希良至此建村。窦、刘、李、吴、宋、韩、姚七姓相继迁入。因村在孟埠平坦的南坡上,故名南……[详细]
岭子村  岭子村 村庄由来 地处丘陵。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丁姓至此建家园,因村前有埠岭,故以地理特征取名岭子。沿用至今。 岭子村……[详细]
西庄头村  西庄头村 村庄由来 据石碑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孙洪、孙政兄弟由云南武萨威迁此居住,分称东庄头、西庄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详细]
商家村  商家村 村庄由来 据商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商鸿照由广饶西商家村至此居住,以姓取名,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镇驻地西南……[详细]
南尹家村  南尹家村 村庄由来 明朝末年(1644年),尹姓由四川迁来安家落户,以姓取名尹家。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更名南尹家。 ……[详细]
东前疃村  东前疃村 村庄由来 据孙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孙洪兄弟从云南迁来居住,取名东庄头,清道光年间,因张舍村有名气,该村又坐落在其前……[详细]
流丹埠村  流丹埠村 村庄由来 建村于明初,孙茂由四川迁此居住。因村西北埠上有丹色石头,流下的水亦呈丹色,雨后满埠红光闪烁,极为壮观,故以此景取村名流丹……[详细]
坡子村  坡子村 村庄由来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几户张姓人家为给北唐村富户收种庄稼方便至此定居,春耕夏耘秋敛东藏,繁衍成村,因此处属四周无村……[详细]
官南村  官南村 村庄由来 据传:北宋时,官姓建村,故名官庄。后他姓相继迁入,至今传有“先官后贾,有胡有马,后添鲁王两家”之说。明洪武年间,刘、于、兰……[详细]
刘戈庄村  刘戈庄村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綦姓至此定居,以姓取名綦家庄。后綦姓死绝,刘姓迁入并成主姓,綦家庄易名“刘戈庄”,……[详细]
李家铺村  李家铺村 村庄由来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李氏四世祖李臻由新河李家埠迁来,设铺摆摊维持生活,定名李家铺,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详细]
祝家铺村  祝家铺村 村庄由来 村民称,明洪武二年(1639年),川籍移民李姓迁来,取名李家庄子。后王、祝两姓迁入。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祝姓兴旺……[详细]
窑头孙家村  窑头孙家村 村庄由来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孙秀启等人迁此建村,以烧窑谋生,产品颇有声誉,故名窑头孙家。1945年改称南孙家。地名普查……[详细]
郝家营村  郝家营村 村庄由来 本村村民郝文举称,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有于姓首建村落,定名“于家营”。后郝姓由昌邑迁来,人丁日盛,成为主姓,改名……[详细]
穆家村  穆家村 村庄由来 本村村民穆建云称,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有川籍穆姓兄弟三人从四川迁来,长兄落户明村,次兄落户辛安,老三在该村……[详细]
柘埠村  柘埠村 村庄由来 该村清初原名“九曲店”,当时有九个小村合并而成,后因村西有一大埠,埠上生有柘柳,并有株古柘树,因此定名“柘埠”,沿用至今。……[详细]
王家营村  王家营村 村庄由来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川籍王姓迁此定居,因姓而定村名,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镇驻地西12公里,胶……[详细]
北滚泉村  北滚泉村 村庄由来 清顺治年间(1644年),周姓由锦州迁来,因此地有二泉水流不止,当时立村于北泉旁,为与南滚泉区别,故取村名“北滚泉”。 ……[详细]
南滚泉村  南滚泉村 村庄由来 万姓族谱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万宝林由平度城南万家村来此落户定居,因村南有一颇有名气的水泉—滚泉,故以泉得名。……[详细]
夏庄村  夏庄村 村庄由来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陈姓迁此立村,因此地地势低洼水向下流,又在石泉村西,故名“下庄”,后演变字音为夏庄。 政……[详细]
石泉村  石泉村 村庄由来 相传建村于南宋,李姓至此安居,当时村中有一从石缝中喷水的泉子,水柱下落银花四溅,阳光夕照极为壮观,故得村名石泉。 政……[详细]
郝家寨村  郝家寨村 村庄由来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郝姓由郝家荒村,迁居此地重建家园。以姓取村名郝家寨,沿用至今。 速生杨……[详细]
习礼埠村  习礼埠村 村庄由来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川籍王姓至此立村,以姓取名“王家庄”,后为避风沙之苦,将村南迁一华里建村定居,因立……[详细]
张舍村  张舍村 村庄由来 相传隋末唐初即有“先有白果树,后有延庆寺,再立张舍村”之说。据金朝中训郎墓碑记载: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有胶水县张舍……[详细]
宫东村  宫东村 村庄由来 据碑刻记载,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宫长九建村,故名宫家疃,1959年分成宫东、宫西两个行政村。 该村主街……[详细]
吉戈庄村  吉戈庄村 村庄由来 相传明朝末年(1644年),川籍居民邢姓在北埠立村,姓宿的在东埠立村,姓杨的依杨家埠立村,姓夏的在西埠立村。后因大旱,吃……[详细]
宝落村  宝落(村)村 村庄由来 相传齐国大夫王瓘死后葬于此地,家人王宝为护坟而在此落户,岁月流逝,繁衍成村,取名宝落。以志始建之人之业绩。 政……[详细]
苍村  苍村 村庄由来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齐姓由四川迁来立村,此处是一片洼地,野草丛生,苍子遍地,村立苍子之中,故名“苍村”,以志……[详细]
小田庄村  小田庄村 村庄由来 碑刻记载: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田姓至此建村,以姓取名“田庄”。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详细]
西石岭村  西石岭村 村庄由来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崔之先由四川迁此拓荒立村,因此地丘陵石多,故取名石陵,后书“石岭”。因两村同名,冠加……[详细]
东石岭村  东石岭村 村庄由来 据赵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赵学进由四川迁此立村,因村立丘陵前,陵上石头多,故名石陵,后书为石岭,……[详细]
河东郑家村  河东郑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郑姓始祖郑一尧由昌邑县郑家坡迁来居住,以姓取名郑家庄。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详细]
匡家村  匡家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川籍移民匡明正迁徙此地定居。以姓取村名。后周、李、张等姓迁入,村称未变。 政区人……[详细]
徐家村  徐家村 村庄由来 据徐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徐九公由四川迁来,择此地建家园。以姓取名徐家,后李、廉、傅等姓迁来,村称……[详细]
李家村  李家村 村庄由来 建村于明,李虎、李牛兄弟徙居此地躬耕为生,成村落户,取名李家,沿用至今。 政区人口 镇驻地东北约4.5公里,南滨双……[详细]
廉家村  廉家村 村庄由来 廉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廉姓始祖廉文高,由四川迁此立村,故名廉家,是被收入世界名人录骆宾基的故里。 ……[详细]
宫西村  宫西村 政区人口 镇驻地东约5公里,有180户,人口519人,耕地1781亩。 经济状况 该村以传统农业种植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产业,……[详细]
南苏村  南苏村 村庄由来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苏姓逃荒至此定居生息,故以姓取名“苏村”。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县政府批准,于1982年……[详细]

导读:通过以下内容您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详细资料,地名查询提供了所属地区的人口数量、区域面积、邮编区号、物流快递公司等内容,如果您对该地区的资料介绍有疑问或认为该内容需要更新,请联系我们网站客服,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完善该地区信息。

    区划调整后,田庄镇镇域总面积达到211.01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93个行政村,总人口7.26万人,镇建成区域4.7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28.7%。2012年,全镇GDP达到53.49亿元,财政收入5100万元,资源和产业进一步优化,为突出田庄工业主体地位,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加快产业扩张,迅速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思路是:以南北大通道为轴线,按照“沿线布局、梯次展开、南北统筹、均衡发展”的框架,打造“一轴、两心、三组团”的发展格局,将田庄建设成为平西工业重镇和全省机械铸造产业特色镇。
      “一轴”,就是以规划建设的南北大通道为轴,打造一条经济走廊。以镇驻地和原张舍镇驻地为连接点,沿线以建设公共设施、居住小区、商贸流通和绿化廊道为主,形成带状串联的组团式布局形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经济走廊,形成经济隆起带。   “两心”,就是依托镇驻地和原张舍镇驻地,建设两个经济中心。不断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完善设施配套,打造商贸、物流、居住中心,带动周边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向中心流动聚集。在城镇空间布局上,原田庄区域北上,原张舍区域南拓,形成南北贯通之势,最终将“两心连为一体”,力争到2015年全镇总人口7.3万人,城镇人口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5%左右。
   “三组团”就是以机械制造、石墨精深加工、特色农业为基础,培育三大特色产业区。
   一是南部机械铸造产业组团。2012年7月,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青岛市工信局已批复,将田庄列入青岛机械装备产业集聚区,功能区总体规划面积51.2平方公里,北至昌平路,东至汇流河,南至漩河(白埠境内),西至流沙河。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公里,以铸造产业为特色,大力发展高端装备配套产业,重点发展汽车、机车、大型专用高端装备的配套产业,以发展通用机械、车辆零部件及配套产品、铸造机械等为主导产业。
    二是北部石墨深加工组团。该区域立足石墨资源优势,目标定位在石墨资源集约开发、高效可持续利用,全面提升石墨产业技术含量,占领石墨产业价值链高端,依靠科技进步做大做强石墨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东部、西部特色农业组团。该区域以桃子、苹果、黄金梨等种植为特色,重点发展经济林果,以高效农业、有机蔬菜、特色养殖为龙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和生态旅游观光。
全国与田庄镇同名的有:

全国与田庄镇面积相同的有:

免责声明:本页地区资料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仅提供阅读参考,本站不对该地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即时性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认为该地区的省份、城市、乡镇、村庄的内容介绍需要更改或完善,请联系网站客服修改,谢谢!

田庄镇区划
370283113001 121 又一村社区
370283113200 122 张东村
370283113201 122 西张村
370283113202 220 田庄村
370283113203 121 西寨村
370283113204 220 田庄王家村
370283113205 220 幸福庄村
370283113206 122 玉石头村
370283113207 220 东南寨村
370283113208 220 西南寨村
370283113209 220 塔尔埠村
370283113210 220 潘家庄村
370283113211 220 矫戈庄村
370283113212 220 北塘村
370283113213 220 前柳坡村
370283113214 220 中柳坡村
370283113215 220 后柳坡村
370283113216 220 温家村
370283113217 220 孟家村
370283113218 220 利家村
370283113219 220 平坊村
370283113220 220 东郭村
370283113221 220 西坡子村
370283113222 220 东坡子村
370283113223 220 西潘家埠村
370283113224 220 东潘家埠村
370283113225 220 荷花屯村
370283113226 220 ?子庄村
370283113227 220 东刘庄村
370283113228 220 披甲营村
370283113229 220 东李家埠村
370283113230 220 卫家庄村
370283113231 220 韩家屯村
370283113232 220 东杨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