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理论”已成为引领我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基本国策,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十九大以后各行各业立足长远发展的基本前提。
心怀“国之大者”,首要的是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国家有号召,铁路用实际行动检验政治成色、诠释忠诚担当。近年来,中国高铁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标准,硬核展示了中国创造的无以伦比。与时俱进的中国铁路,不仅在基础建设、技术革新、服务设施等方面的佳绩可圈可点,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倾力打造绿色铁路的理念和做法,更是“国之大者”的最真实体现。
心怀“国之大者”,应坚持从大局、从长远、从战略上看问题,从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从人民的根本利益考虑问题。长期以来,铁路建设坚持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在一起,让绿色线的意义更加凸显。据悉,近日开通的沈佳高铁白敦段,就是一条被当地百姓称颂的“森林高铁”。沈佳高铁白敦段穿越原始森林,直达国家5A级景区长白山脚下,为节约集约用地,在长白山站至长白村大桥近15公里与高速公路并行共通道,减少了对沿线土地的分割,避免了大量森林资源的砍伐,铁路尽量与周边森林融为一体,坐上高铁看窗外,是一幅身处自然、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其实,这仅仅是绿色铁路建设的冰山一角,刚刚通车的中老铁路,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打造绿色铁路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大理念更堪称典范。
心怀“国之大者”,就会多打大算盘、算大账,特别是在新时期铁路发展建设中,打造绿色已然成为铁路新线建设的重大任务,把功课做在当下、功效见于长远。无论是独特的“一站一景”设计,还是“穿林不扰象,过桥避民居”的优化选线方案,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国铁路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而“施工完一段,必须绿化一段”的“神仙操作”,在中老铁路上编织了一条充满生机的“绿丝带”。
近年来,绿色生态已成为铁路建设的主基调。无论铁路怎样发展,在“山不再高、路不再长”的空间距离越拉越短的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步伐都将越走越坚定。每一条新线的建设中,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每一个环节都无一例外地融入了绿色生态环保的元素,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释放到最大化。
致广大而尽精微。在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检验发展成果的指标,已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精进、设备创新的硬实力,更体现在守护绿色生态环保的软实力中。打造绿色铁路是“国之大者”,冲在了前面,彰显了国铁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