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网

中国物流行业网 > 资讯中心 > 高铁资讯 > 内容

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中国高铁砥砺前行

时间:2022/3/10 9:36:08

  推动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在“专精特新”旗帜的引导下,许多中小企业都在科技创新和制造强国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奋勇争先。

  一直以来,“中国高铁”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还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教科书”,更是我国“专精特新”理念的实践的“先行者”。在习以为常的旅途背后,凝聚着数以万计铁路科研人员的心血汗水,中国高铁的持续进步与突破,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实力和强国风范。

  专业化:自主创新,彰显大国风范。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从“输血”到“造血”,中国高铁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无论是2021年7月,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速度级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还是在中国高铁路基、桥梁、轨道、隧道等方面攻克的大量世界性技术难题,或者说高速铁路动车组的整体设计、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条自主创新之路,让中国高铁在完全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等方面奔向未来,这背后映照出的是中国高铁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彰显了中国全新构建的世界先进高铁技术体系。

  精细化:高精尖科技,磨砺国之重器。到今天中国已经拥有了自己完备的高铁工程体系,比如无砟轨道技术、无缝钢轨技术、牵引供电技术、高铁齿轮箱、车轮等……以“齿轮箱”为例,作为高速动车组能量转换与传递的核心单元,需具备30年2400万公里的超长使用寿命,齿轮表面需要达到微米级精度,这样的精度仅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而高铁控制系统的电脑自控技术,更是实现了即便是在雷雨天气也能规避外界干扰,保证列车正常运行。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面对不同的海拔温差、不一样的地形地貌、诡谲多变的地形地貌……铁路人敢于挑战、永不服输,用一项又一项技术的突破,推动中国高铁的建设不断登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树立一座又一座丰碑。来自中国高铁的标准化,让“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特色化:特色服务,人民高铁为人民。中国高铁不仅有“专业化”、“精细化”等高大上的一面,让人民群众更感到暖心的,是高铁贴心的乘务服务以及接地气的“软件服务”和“硬件设施”。 10年前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承载的是乡愁;如今“高铁网+互联网”双网融合,让“乡愁”减负,轻松点击、一键下单,祛除了各类中间环节,让旅客体验更美好。舒适软座椅、全自动恒温空调系统、婴儿护理桌、残障人卫生间等软硬件服务设施,让“专精特新”更有“温度”。

  新颖化:新设备新设施,持续创新增亮点。2022年冬奥会的网红“瑞雪迎春”,给各国运动员、技术官员和旅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至深源于细节之美。列车在时速350公里运行中还能演直播,以前想都联想不到的事情,如今在冬奥列车上实现了,敏捷迭代的创新精神,让中国高铁“新宠”备受瞩目。这不仅体现了中国高铁行业敏捷的反应速度和“人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思路,也为世界高铁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笔者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的高铁必将在世界的舞台上更闪亮,世界高铁的发展也因中国高铁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高铁,正是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攻坚克难,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把“中国高铁”推向一座又一座的新高峰!(文福乐)

本类热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