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锋 王 婷 江 曲
7月12日,素有“火炉”之称的福州又是一个大热天,福州站站场股道上热浪袭人。运转车间调车长吴安康身着防护服、肩挎调车电台、戴好行为记录仪,拿着调车作业通知书,麻利地登上机车,与值班司机联控对接作业信息,随后一头扎进酷暑高温中,开始了一天的繁忙作业。
暑运以来,福州站日均接发列车达320列。作为调车长,吴安康每天要带领班组同事在客技站编组场,对终到的普速车实行技术作业,随后由专业部门对列车各项技术进行综合“体检”,再将核验后确认合格的普速车车体拉到站内股道,确保列车安全正点开出。他们每天调车作业超过100钩,累计步行10多公里。
吴安康今天的第一项作业任务,就是指挥调机到客技站编组场,把福州开往成都的Z392次列车牵引到站内发车。
调机开出福州站,在股道中前行,热风“呼呼”地迎面扑来。在阳光照射下,吴安康微眯双眼,认真瞭望。调机进入客技站K6道后,他按下胸前的电台按钮,准确显示信号,指挥机车连挂。
调机停稳后,吴安康快速从机车上跳下来,俯身、下蹲、钻入车底,双手抓住软管娴熟地对接。机车与列车车体的连挂作业完成后,他一扭身钻出车底,疾步向前,再次下蹲、伸出手臂,撤除轮对下的止轮器。
“进入暑运后加开多趟列车,作业量比平常增加了。天气太热了,每时每刻都是‘烤验’!”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吴安康的呼吸有些急促,汗水从额头往下流,汇拢到鼻尖后,又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滴落。
吴安康带领调车组的小伙子们或快步疾行,或弯腰细看,或钻入车底,连接软管、攀爬机车、做好瞭望、指挥调机行进……热浪里,机车的轰鸣声、调车指令声和车轮碾压钢轨的铿锵声交织在一起;偌大的站场上,钢轨、枕木和列车组成宽广的舞台。一个个橘黄色的身影在其间穿梭往来,一遍遍重复着早已耳熟于心的动作,不知疲倦地劳作。
此时,已经湿透了的防护服紧紧贴在身上。吴安康抬起右臂,快速擦去脸上的汗水,踏上机车,引导调机将列车车体送往站内。按照规定,福州站始发开出的普速列车,必须提前一个小时以上拉回站内,以便留出足够时间,让列车在站内完成加水、提前开空调和安全检查等作业。
把Z392次列车送到站内后,吴安康和工友们马不停蹄返回客技站编组场,把开往贵阳的K68次客车车体送到站内股道。
“实在热!反复出汗,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吴安康抄起矿泉水瓶大口大口喝起来。
头顶,烈日曝晒;脚下,石砟和股道散发着热气钻入脚底。“夏天的调车作业,就是上‘烤’下‘蒸’,但是车不等人,天气再热也要干。旅客列车安全无小事,我们尽心尽力把每一钩活儿干好、把每一趟车取送到位,心里踏实,再热再辛苦也值了!”吴安康说道。